演播大厅的灯光暗了下去,只余一束纯白的光柱,斜斜地打在舞台左前方。
光柱之下,是一幅用鲜红颜料泼洒而成的抽象人形轮廓,正以一种近乎痉挛的姿态,挣扎着要从深色背景中破土而出!
那浓烈的红,刺目得让人心头发紧。
黎娜就站在这束冷光边缘,身影被拉得很长,成熟丰满的身体都显得有些单薄。
杨帆抱着那把“春晖”吉他,垂着眼,安静地站在稍后方的阴影里。
空气凝固,带着一种山雨欲来的压抑。
“身边的那片田野啊……”
黎娜的声音,带着一种近乎原始的质朴,轻轻地响起,没有任何伴奏。
这声音不高,却异常清晰地穿透了寂静,带着泥土的厚重和悲凉。
就在这声音落下的瞬间,吉他响起!
不是和弦,不是主旋律,而是几个极其低沉的单音拨弦。
咚…咚…咚…
像是古老大地的心跳,又像是沉重的脚步,一下,一下,敲在所有人的心坎上。
那束惨白的追光,随着黎娜的声音和吉他的沉重音符,极其缓慢地移动,掠过那幅血红挣扎的“人形”,最终定格在舞台右后方——那里,一幅用狂放笔触和浓烈色彩泼洒出的“高粱红满天”图景,在灯光下骤然显现!
红!
铺天盖地的红!
视觉的冲击力,配合着黎娜的歌声,瞬间攫住了全场的心神!
“手边的枣花香……”
歌声带上了细微的颤抖,仿佛在回忆某种转瞬即逝的甜蜜。吉他依旧沉稳,但加入了几个极其克制的滑音。
灯光变幻,柔和了一些的暖光打在黎娜身上,让她清丽的脸庞在红与暗的交界处显得愈发分明。
“高粱熟来红满天……”
当这句歌词唱出的刹那!
“呜——————!!!”
一声撕裂沉寂,充满悲怆力量的长音唢呐,如同刺破阴霾的利剑,悍然响起!
杨帆不知何时已放下了吉他,举起了那杆黄铜唢呐!
唢呐声并不喧宾夺主,它精准地切入,带着一种野性的生命力,与黎娜的歌声完美交织!
与此同时,舞台灯光骤然变得炽烈!那幅“高粱红满天”的巨型背景画被强光彻底点亮,红得惊心动魄!
舞台边缘和后方,道具高粱杆子捆的剪影也被投射出来,在红光中摇曳,营造出无边无际的田野感!
“九儿我送你去远方……”
黎娜的声音陡然拔高!不再是之前的质朴低吟,而是爆发出一种近乎嘶吼的力量!那高音,清亮又具有穿透力。
这声音,配合着唢呐那带着撕裂感的持续高亢长音,还有背景那铺天盖地的血红高粱……
轰——!
音响师忠实地执行了杨帆的指令!一个低沉闷在胸腔里的“爆炸”音效恰到好处地叠加进来!
不是物理的爆炸,是情感的爆炸!是生命在巨大悲怆中的终极呐喊!
黎娜所唱的版本,杨帆采用的是谭晶那一版,在《九儿》中展现了跨界唱法的巅峰水准,融合民族、通俗、美声三种唱法,音域跨越A3至升G5,并以连升5key的强混声技术完成高音爆发。
杨帆编曲时将开头四句歌词重复了四遍。第一、二遍低吟慢唱,铺垫情绪,以啊字过渡,小**后回落。
第三、四遍情感加强,奏乐渐渐激昂,接着用高长音掀起了大**。
此时杨帆唢呐的加入犹如神来之笔,渲染出九儿赴死的巨大悲壮感,催人泪下。
两句升Key的“高粱熟来红满天”,真混顶上高音,强共鸣、长气息,将儿女情长、国仇家恨淋漓尽致地宣泄出来。
唱得震撼人心,荡气回肠。
而且情到深处陡然一滑,黎娜的声音不抖,气息不乱,整个演唱依旧行云流水。
演唱通过四句歌词的层层递进,从低吟铺垫到激昂爆发,最终以呢喃收尾,形成完整的情绪闭环。
杨帆采用的就是多年后谭晶的这一版本。这么说吧,如果其它版本是九儿把人送到了村口和远方,谭晶和黎娜直接把人送到了天边!
黎娜连升5key,并与唢呐进行了精彩的“对话”。它用最简的歌声,完成了最复杂的叙事。
视觉、听觉、情感的三重冲击,如同海啸般席卷了整个演播大厅。
台下前排,庄静手里的便携录音机还在忠实地转动着,但她整个人已经僵住了。
她看着台上那震撼人心的画面,听着那穿透灵魂的声音,第一次如此痛恨自己带的为什么不是录像机!
这画面!这声音!这情绪!光靠录音带,根本留不住其万一的震撼力!
郑主任坐在贵宾席中央,脸上是掩饰不住的欣慰。
他轻轻点着头,眼神仿佛在说:看,我就知道,这孩子,终究还是得绽放这样的光彩!虽然……他终究没留在省里。一丝淡淡的遗憾被更大的骄傲压了下去。
他旁边,省电视台的台长和省广播电台的台长并排坐着。
电视台台长眼睛瞪得前所未有的大,目不转睛盯着台上那极具冲击力的视觉呈现和声光配合,嘴里喃喃道:“……这效果……绝了!小蔡…这小子……”他心里的羡慕都快溢出来了,这视觉创意,这舞台掌控力,简直是为电视屏幕量身定做的!
广播电台的台长则挺直了腰板,脸上是与有荣焉的笑容,仿佛这震撼的舞台效果也有他们广播电台一份功劳。他听到电视台台长的嘀咕,立刻警觉地瞥了他一眼,低声笑道:“老张,小蔡可是我们广播电台的人,你可别打主意啊!”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