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微垣宫内天宪宝卷悬浮。
玉案上仙茗腾着袅袅轻烟。
长生大帝率先开口,屈指一弹,点向梦境阴世界域舆图中,西北隅那片最密集的暗区。
“自蓝格菩萨的诡境轮回初显破绽。”
“已有三成亡魂被酆都阴司接引,然余下七成仍困于邪异节点,需防其死灰复燃”
“那些轮回节点皆被三阳诡佛们细心藏于混沌渊薮,寻常仙力难及,需派专人镇守。”
青华大帝周身清辉微动,目光稍一巡视,很快落在舆图边缘的 “忘川支流” 标记上:
“长生兄所言极是。”
“且那些诡境余孽最善借亡魂愿力滋长。”
“如今火部仙官虽以人道之火一一净化轮回,但若不切断愿力源头,过些时日仍会再生。”
“依吾之见,可让地府阴司在各支流设‘渡魂驿’,引导亡魂正念,断其邪异滋养。”
雷祖大帝闻言,周身雷纹骤然亮起又缓缓收敛,语气带着几分刚决:
“设驿固好,却需强援镇场!”
“可令雷部神将携紫霄神雷符,带上北阴酆都大帝的路引,每旬巡视一次渡魂驿。”
“但凡有往生诡境的阴魂余孽冒头。”
“阴司鬼官便以丰都黑力、阴雷煞气为根基,以杀止杀,承天罚鬼神之责轰碎其根基,让其再无重组之机!”
“且可以让白鹿书院的道人们,当做学院历练任务,长此以往,让学生们参与其中。”
洞渊大帝抚须沉吟,目光划过舆图中央的 “轮回枢纽”,回应:
“诸位之策皆在‘防’,却需兼顾‘疏’。”
“那蓝格菩萨虽陷大愿诡辩之中,其旧有轮回系统仍有部分亡魂依赖,若骤然全盘取代,恐生乱局。”
“不如先让酆都大帝先派判官入驻诡境,逐步以阴司律法替换邪异规则,待亡魂适应,再彻底接管。”
卢云在舆图上轻轻一点,密密麻麻的酆都阴律,瞬间覆盖住那些梦境里的阴世暗区,语气沉稳:
“洞渊兄所言切中要害。”
“幽冥之事,急不得。”
“长生兄主‘镇守’,青华兄主‘引导’,雷祖兄主‘惩戒’,再让朕‘过渡’。”
“四策并行,既能防余孽复燃,又能稳亡魂心绪。”
太乙天帝颔首附和,手中玉如意轻敲案沿:
“陛下所言极是。”
“且需让地藏王菩萨在论辩中多提阴司秩序之利,瓦解蓝格菩萨的阴世道果根基。”
“内外夹击之策并行。”
“方能让幽冥轮回彻底归入正途。”
见众帝皆无异议。
长生大帝再次看向舆图,语气多了几分笃定:
“如此一来,不出三月,那些在梦境阴世,被大愿蓝格菩萨实控的诡境轮回区域必能尽数消散。”
“届时幽冥安定,三界秩序便再无短板。”
卢云端起案上仙茗,浅啜一口,目光扫过众帝:
“既已定下对策,便各自传令下去。幽冥定,则人道安,此事万不可懈怠。”
殿外忽有金色佛光穿透虚空。
伴着锡杖点地的轻响。
地藏王菩萨的化身自混沌诸天的黑暗渊薮中凝现,袈裟上还沾着未散的幽冥寒气,却丝毫不掩佛相庄严。
“见过陛下,见过诸位帝君。”
地藏王菩萨合十颔首,佛音温润却带着穿透幽冥的厚重,锡杖顶端宝珠漾开圈圈净化佛光。
“方才与大愿蓝格菩萨于渊薮深处论‘地狱空否’,迟至片刻,还望陛下与诸卿海涵。”
卢云抬手虚扶:
“菩萨为幽冥秩序奔走,何来迟滞?”
“且坐,正好与诸卿细说那论辩经纬。”
“朕听闻,蓝格菩萨仍以‘地狱不空,誓不成佛’为说辞?”
地藏王菩萨接过仙娥奉上的琉璃盏,佛光轻拂去盏沿浮尘,缓缓道:
“正是。其初始大愿本是悲悯,然论辩至深处,却渐入诡途。”
“贫僧问他‘若以邪异轮回困缚亡魂,纵使地狱永无空时,岂非得偿所愿’。”
“他竟答‘地狱不空,方显菩萨慈悲’,分明是借大愿之名,行固守往生诡境之实。”
青华大帝周身清辉微漾。
目光落在地藏王菩萨身上,带着几分探寻:
“如此说来,他是明知诡境轮回紊乱,仍执意把持权柄?”
“可曾提及为何不愿放权于地府阴司?”
“他言‘阴司规矩太繁,不及诡境轮回直接’,实则是怕失了对亡魂的掌控。”
“与诡之辩,难……难难。”
地藏王菩萨摇头轻叹,锡杖轻顿地面,映出幽冥景象的微光:
“贫僧观其根基。”
“早已与各往生诡境的轮回系统缠在一处。”
“那些轮回系统之中掺杂着邪异愿力,一旦放权,大愿蓝格菩萨自身修为亦会受损。”
雷祖大帝闻言,周身雷纹微动,语气带着几分威严:
“难怪火部仙官回报,每次携人道之火巡视往生诡境,总能见大愿蓝格菩萨信徒在暗中阻挠。”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