击退大夏军队后,盛京宫内一片死寂。
乾隆劫后余生,面色惨白如纸,双腿一软,瘫坐在冰冷的地面上。
他眼神空洞,望着宫殿的穹顶,嘴角却泛起苦笑。
为了保住这大清仅剩的疆域,他不惜付出所剩无几的国祚气运,方才求得黑山妈妈出手相助。
此刻,虽暂时击退敌军,可乾隆心中却明白,大清早已摇摇欲坠。
“真的值得……吗?”
乾隆喃喃自语,声音在空旷的宫殿里回荡,却无人应答。
他深知。
即便换得一时安宁,大清也已元气大伤,回天乏术。
黑山妈妈静静地伫立在盛京的城楼上。
她并未因这暂时的胜利而有丝毫轻松,反而满心忧虑,神色凝重地仰望着天际。
黑山妈妈的眼眸中,透着深深的不安与无奈。
此次贸然插手人道鼎革的大势,她清楚自己已然触动了天地间的某种规则,命中注定要有一劫。
“清廷国祚倾颓之势,难以掩盖。”
“又冒然舍弃最后气运……”
“百姓民生苦矣。”
……
这场交易带来的恶果,很快便开始显现。
在大清仅剩的疆域内。
气候环境如脱缰野马般迅速恶化。
原本风和日丽的天空,突然被厚重的乌云所笼罩,墨色的云层如铅块般沉甸甸地压下来,要将大地碾碎。
狂风在街巷间肆虐,发出如鬼哭狼嚎般的尖啸,将房屋上的瓦片成片掀起,抛向半空。
紧接着,暴雨倾盆而下。
雨滴如石子般坚硬,砸在地面上溅起高高的水花。街道瞬间变成了汹涌的河流,浑浊的水流裹挟着杂物,滚滚向前。
庄稼地被洪水淹没。
嫩绿的禾苗在水中挣扎几下,便被无情地冲走。
清廷农奴们望着这片汪洋,欲哭无泪,一年的心血付诸东流。
一位头发花白的老妇人,脚步踉跄,怀中紧紧抱着年幼的孙子。
她望着灰暗如墨的天空,豆大的雨点砸在她脸上,口中不停念叨:
“老天爷啊,您开开眼吧!”
“这是造了什么孽,要让咱们遭这样的罪。”
旁边一个中年男子,费力地背着年迈的母亲,大声回应:
“娘,您别念了,赶紧跑吧!再晚就来不及了!”
可老妇人依旧喃喃祈求:
“老天爷,要是咱们有罪,就罚我这个老太婆吧,放过孩子,放过大家呀!”
不远处,一个年轻媳妇,一手拉着五六岁的女儿,一手提着一个包裹,被洪水冲得险些摔倒。
她稳住身形,朝着天空哭诉:
“黑山妈妈,您既然出手救了盛京,就再行行好,救救我们这些老百姓吧!我们实在是没地方可去了呀!”
女儿吓得哇哇大哭:“妈妈,我害怕,我们会不会死呀?” 年轻媳妇抱紧女儿,泪流满面:“不会的,宝贝,老天爷会保佑我们的,黑山妈妈会保佑我们的。”
一群村民相互扶持着,艰难地在泥沼中前行。
其中一个小伙子望着不断倒塌的房屋,悲愤地喊:
“这到底是怎么了?”
“咱们平日里也没做过坏事,为啥要受这种苦?老天爷,您给个活路吧!”
一位老者拄着拐杖,喘着粗气说:
“或许是咱们冲撞了神灵,才降下这般灾祸。”
“大家都诚心求求,说不定老天爷就心软了。”
众人听后,纷纷停下脚步,朝着天空跪地磕头,齐声呼喊:“老天爷慈悲,饶了我们吧!”
“求各路神仙显显灵,救救我们的命啊!”
那此起彼伏的祈求声,在狂风暴雨中显得如此渺小,却又饱含着对生存的渴望。
结果……
一场由地龙翻身的地震也接踵而至。
大地剧烈颤抖。
房屋在摇晃中纷纷倒塌,扬起漫天的尘土。
百姓惊慌失措地四处奔逃,却躲不过这突如其来的灾难。
哭声、喊声、房屋倒塌声交织在一起。
在偏远的山区,山体滑坡如泥石流般滚滚而下。
巨石、树木被裹挟其中,势不可挡地冲向山下的村庄。
转眼间,盛京城外的村庄便被掩埋在一片废墟之下,只留下一片死寂。
旱灾也在部分关外地区蔓延开来。
土地干裂,一道道巨大的裂缝如狰狞的伤口,横亘在大地上。
河流干涸,河床裸露,鱼虾在烈日下暴晒而死。
百姓们四处寻找水源,却往往空手而归,许多人因缺水而陷入昏迷,生命垂危。
面对这接踵而至的天灾。
接连的传报,让乾隆无力地闭上双眼,泪水从眼角滑落。
他知道,大清在这重重灾难的打击下,已彻底走向了末路。
而这一切。
似乎都是乾隆为了那短暂的退兵安宁,所交易付出的惨痛代价。
……
随着时间的推移。
那千万百姓受灾无助而产生的怨念,如同无形的黑色烟雾,从四面八方升腾而起,汇聚成一股汹涌的洪流。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