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都市 > 穿越六零,我从十六岁开始养家 > 第182章 如实汇报

“张首长,这么多人,不可能都虚报产量吧?”

李惠民说不出口,邱会勇开口为领导分忧。

“李书记,邱主任是城里来的学生,地里的事可能还不算内行,可你应该是农民中间走出来的干部吧?

天上什么时候刮风下雨说不清楚,地里能打多少粮食你还不清楚吗?

还有你们这些个大队长,今天为了得到领导的夸奖,咬着牙把产量报这么高,回头交公粮时该怎么办?

把粮食都交上去,老百姓吃什么?山上的野菜还有的挖吗?屋后的观音土还能够吃吗?”

张向南的声音不大,每一句话都直戳大家的肺管子。

实事求是的说,这三年老百姓过得如此艰难,天灾只是一方面,最根本的原因还是**。

如果不是虚报产量,把为数不多的粮食全部都交了上去,再怎么难也不至于到饿死人的地步。

今天张向南直接把谎言戳破,公社干部和在坐的大队长,羞愧的同时,更多的是如释重负。

“张首长,国家的建设如火如荼,城里的非农户口嗷嗷待哺,国家有需要,每一个人都义不容辞。

不知道您有没有看过一篇报到,有地方的亩产已经到了十万斤,咱们的亩产才上报三五千斤,我认为已经很少了。”

整个会场,只有邱会勇还在坚持。

做为一名年轻干部,他太想进步了。

“邱主任,你知道亩产十万斤是个什么概念吗?把十万斤粮食平铺在一亩大小的土地上,要堆一米高。

粮食秸秆才有多高?虽然你是城里来的娃娃,可到柳林公社也有一年多了吧?自己想一想有可能吗?

都说实践出真知,你们公社里也有自留地或者是实验田吧?不要只是喊口号,自己从种到收试验一下,看看一亩地到底能产多少粮食。”

邱会勇说的那张报纸,张庄大队里也有保存,张向南也看过。

对于那篇着名的报道,农民出身的张向南看过以后,只用了四个字点评,那就是一派胡言。

“邱主任,你坐下。”李惠民摆摆手让邱会勇坐下。

“张首长说的对,现在的地里的亩产,能有个五六百斤就算是高产了。

其他大队长报的三五千斤,确实有一定的水分。”

……

这次的秋收总结大会,因为张向南的参与,大家都重新报了真实的产量。

柳林公社的浮夸风现象,因为张向南的介入,比其他公社提前一年结束。

会议结束以后,张向南和一群大队长一起走出了会场。

“张首长,谢谢,你救了我们生产队社员的命啊!”

“今年大家你算是有粮食吃了。”

……

一群人围着张向南,发自内心的感谢。

现在交公粮,基本上就是十交一,如果按照他们头一次报的产量,交完了公粮,基本上也就不剩什么了。

大家也搞不懂,那些报亩产上万斤,甚至十万斤的地方,他们的公粮是怎么交的。

“你们都是生产队长,是农民的代表,不管什么时候,都要把农民的生命放在第一位。”

言尽于此,剩下的就让他们自己体会吧。

张向南坐上吉普车,拉着张向阳返回了张庄。

等到社员们耕完了田地,封好了田埂,种上了冬小麦,又是一个月过去了。

张向阳带着社员们赶着牛车,把公粮交到了公社粮管所,接下来就是农民最重要的日子,分粮。

分粮这一天,全村每一个人脸上都是喜气盈盈的。

从种到收,他们在田地里倾注了太多的心血,付出了太多的汗水。

一年到头,老百姓就盼着两个日子,一个是年底分钱,另一个就是秋后分粮。

前两年,因为干旱和虚报产量,粮食根本就没有结余,今天分粮,是这两年真正意义上的分粮。

整个张庄,可能也只有张晨光和张胜光不是特别高兴。

张晨光和张胜光,一身伤痕的跟在张向东两口子身后,满面愁容,内心里有说不尽的委屈。

上次小哥俩提出要和张向东两口子划清界限,白艳娘先稳住了两个儿子,回头就把几个娘家兄弟给喊来了。

几个舅舅先是好言相劝,眼看小哥俩铁了心,就开始武力镇压,打了张晨光和张胜光抱头鼠窜,哭爹喊娘。

小哥俩跑出家门求救,可根本就没人搭理他们。

好鞋不踩臭狗屎,张向东家里的事情,根本就没人愿意管。

张曙光也听说了这个事情,不过并没有过多理会。

哥俩如果能够凭借自己的本事,和张向东两口子划清界限,让张向东两口子自食恶果,张曙光当然乐见其成。

如果他们哥俩没这个本事,张曙光也不会为了这件事再费什么劲。

让他们一家自私蛋绑定在一起,彼此互相伤害,总好过再去祸害其他人强。

张向东站在人群中,时不时的就会爆发出一阵剧烈的咳嗽声。

这是上次张曙光一脚踹出的后遗症,张向东自己都觉得,咳嗽只是暂时的,养一养应该能过来。

只有张曙光知道,这一脚已经已经伤到了他的根本。

张向东的身体只会越来越差,咳嗽也会越来越严重。

张曙光家分的粮食不多,因为下半年他已经不让爷爷和娘上工了,反正家里也不指着这点粮食过活。

秋收冬种全部结束以后,地里的活变得少了起来。

县里一年一度的挖河清淤工作,又开始了,几乎所有的青壮劳力都报了名。

挖河是个体力活,一天十个工分,中午管一顿干的。

虽然只是杂粮窝头,但吃饱还是没问题的。

对老百姓来说,这已经是很好的事情了,就算是不给工分,每天能吃饱饭,就有人愿意干,最起码可以省下家里的粮食。

农民很小气,舍不得浪费一粒粮食,农民又很大方,从来都不心疼力气。

张曙光家里盖的新房子,已经晾的差不多了,山上伐倒的大树,也已经快要干透了。

老爷子在周围几个村跑了一圈,请了三里五村的老木匠,准备给新房子打家具。

张向南又去了一趟县里,给三个新院子都装上了玻璃。

时间总是在不经意之间溜走,家具打好了以后,张向南的假期也快到了。

喜欢穿越六零,我从十六岁开始养家请大家收藏:(064806.com)穿越六零,我从十六岁开始养家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