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隶,京兆尹,长安】
许褚将曹操从床上扶了起来,“大王的头还疼吗?”
曹操拍了拍床头的枕头,“好一些了,这个石枕还真是有点用。”
一名护卫捧着一个布囊走到床边,“大王,许都送来的密报。”
曹操拆开布囊,拿出一册竹简看了看,脸色阴沉下来。
许褚问道:“许都出了什么事?”
曹操皱了皱眉,“吴明去许都见了皇上……还在皇上面前乱讲话。”
许褚的眼里划过一丝不安。
曹操看完竹简,沉默片刻,忽然一笑,“这个臭小子,这些话就是故意说给孤听的。”
【荆州,南阳,曹军营寨,曹仁大帐】
曹仁、庞德、吴明三个人围在火盆旁边。
庞德向曹仁问道:“将军,我们调了不少人马过来宛城,关羽会不会趁机进攻襄樊地区?”
曹仁说道:“不必担心,冬季是枯水期,关羽的水军不会在这个时候发动进攻。”
【邺城,东宫,曹丕书房】
曹琪看完宛城的军报,向郭襄问道:“姨娘为什么觉得关羽不会趁机对襄樊地区用兵?”
郭襄说道:“现在是冬天,汉水水位下降,水道变窄,不利于行船,水军无法发挥战力,所以关羽绝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兵。”
【曹仁大帐】
作为外行的吴明说道:“从江陵到襄阳可以从陆路过来,关羽不一定非要依靠水军吧?”
曹仁指着地图说道:“襄阳城防坚固,后方又有樊城支援,关羽若不用水军封锁汉水,绝不可能打下襄阳。”
【曹丕书房】
曹琪说道:“也就是说,侯音根本等不来关羽的援军?”
郭襄点了点头,“除非侯音能撑过明年春天,也许还有一点变数。现在宛城孤立无援,侯音坚持不了那么久,他把希望寄托在关羽身上,本来就是个错误。”
【曹仁大帐】
吴明问道:“那侯音会不会弃城逃跑?”
曹仁笑了笑,“侯音若是逃跑,死得更快,他手里兵力有限,固守城池或许可以,一旦进入平原,毫无自保能力。”
“如果侯音军中有大量快马,不一定追得上吧?”
“既然是逃跑,就不会携带大量辎重粮草。冬天在路上没法补充草料,即便叛军骑马出逃,也跑不了多远。而且周边郡县已经有了戒备,侯音一支孤军,只能向南逃窜……”
【曹丕书房】
郭襄用笔在纸上画出汉水,然后又标出襄阳和樊城的位置,“没有关羽的水军接应,侯音即使南逃,也过不了汉水,只有死路一条。”
曹琪好奇的问道:“姨娘怎么对襄樊地区这么熟悉?”
郭襄说道:“我以前在那边住了很久。”
“姨娘真是厉害……”曹琪露出钦佩的神情,“仅凭一条军报,就能推断出这么多事情。”
郭襄轻轻一笑,“我这只是人算,真正厉害的人会天算,能洞悉天道,未卜先知。”
曹琪睁大了眼睛,“天算?世上还有这样的人?”
【宛城外】
由于天降大雪,曹军停止了攻城。
士兵们开始砍伐树木,以供随军工匠建造大型攻城器械。
【工匠营地】
为了加快工作进度,曹仁并没有让工匠在军营里制造攻城器械,而是在营寨后方的树林边又开辟了一片属于工匠的营地。如果把砍伐的木材运进军营进行加工制造,既费时又费力,而且做好的大型攻城器械出营门的时候也很麻烦,需要先拆卸成零件,过了营门之后再进行组装。
曹仁派了一支军队保护这里,营地四周还设置了栅栏和拒马。
这个时代,大型攻城器械主要有四种。
冲车,又叫攻城锤,主要用来撞击城门。这个东西相对简单一点,就是一根巨木悬挂在有车轮的木架下,前方包着铁皮。
云梯,又叫攻城梯,这玩意很大,并不是一个单薄的梯子。云梯之下装了车轮,顶部有铁钩,梯子还可以转动伸缩。
井阑,又叫箭塔,高度跟城墙差不多,弓弩手站在上面可以方便的向城内射击。
投石机,又叫霹雳车,利用杠杆原理扔石头,射程很远,威力巨大。
工匠和士兵们忙碌的时候,吴明就像一个好奇宝宝,在旁边问东问西,这个无所事事的家伙几乎每天都待在这个营地,就连吃住也和工匠在一起。
【宛城】
南边的关羽迟迟没有消息。
城外的曹军一直在建造大型攻城器械,给叛军带来了巨大的心理压力。
临近腊月,风雪加大,侯音终于按捺不住,决定夜间出城劫营。
【宛城外】
深夜,风雪漫天。
两名曹军斥候骑着马在黑暗中慢慢前行。
其中一人忽然警觉起来,“我好像听到了什么声音。”
另一人向四周张望了一下,“雪这么大,什么都看不清……”
就在这时,前方隐约出现一群士兵。
“有敌兵,快走!”
话音未落,十几支箭射了过来,两名斥候从马上摔了下去。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