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操大师在表演完那“感人”演讲,觉得铺垫做足了之后,便开始实施他那以退为进的小把戏,下野归隐,准备带着家人游山玩水去了。】
【画面一转,时间到了1月18日,傅作义终于松口,同意在协议书上签字。他的女儿看到父亲终于走上正道了,高兴的嘴角都压不住。】
“他女儿的嘴角都压不住了”。
“代入一下,确实会压不住”。
【三天后,傅作义召开高级军官会议开始宣布和平协议。】
【会议上,傅作义为了安抚各级将领,表示到了和谈这一步,不是大家的失败,而是他个人的失败,以一个人的毁败,换取数十万士兵的新生,不容由我犹豫计较。】
天幕下。
唐朝,程咬金:“呦吼,这番话说的有水平,面子上大家都过得去”。
房玄龄说道:“和谈这事,怕就怕在手下想不通,要是背后来那么一下,真是哭都没地方哭”。
程咬金对此开了个玩笑说道:“还好陈长捷不在,这漂亮话说的,陈长捷听到会气死”。
一旁的杜如晦接过话茬说道:“别再提陈长捷了,他自己死脑筋,明着告诉他傅作义要跑了,还在那死守。还有,就那数千人的村子说烧就烧,他也不是什么好人”。
程咬金:“也是哈”。
陈勇:“其实,傅作义藏了数万条枪和不少的军用电台”。
天幕下,程咬金等人意识到有热闹可凑,纷纷发言问道,“后来呢,后来呢?”
陈勇想了想,说道:“后来,后来我们和老米干了一架,在国际上挺起来腰杆,傅作义绝对真干不过我们了,才承认自己藏了枪和电台”。
“总舵手说,你自己留着用吧”。
天幕下。
秦朝,嬴政:“这话有意思啊,幽默却又不失霸气”。
陈勇继续说道:“后来傅作义安安心心干自己的水利部长,起义后他在治水方面他是有功的”。
天幕下。
唐朝,李世民问了一句:“他干水利去了?”
长孙无忌提醒到:“前面就提到过他在水利方面能力”
“哦,想起来了”,李世民点点头,说道:“水利方面确实容易得民心,毕竟有没有效果大家一眼就能看出来,而且惠及的人群也多,难怪能有好评价”。
魏征此时也站出来说道:“无论怎么讲,治好了水患就是大功一件”。
【在傅作义把所有事宜交待完后,为了减少冲突,让将领自行决定去留。这时我们可以发现,台下坐着的将领,一批是和傅作义一样身穿西北军大棉袄样式的军服,另一批则是戴宽边沿帽穿黄色卡叽布军服的将领。】
【这批戴宽边沿帽,身穿黄色卡叽布军服的将领属于那个派系自然不用多说。傅作义让他们自行离开后,北平减少了不稳定因素,后续的工作也就方便展开了。】
【此时北京街道上响起来北京的地道的小曲,人们又是一阵锣鼓喧天,鞭炮齐鸣,红旗飘飘,彩旗招展,甚至有不少热心肠的人在分发小红旗。】
【于北京街道上,傅冬菊开心地感受着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她手持热心人分发的小红旗,和同伴闲游,直到玩累了才回到家中。】
【一回到家傅冬菊就看到了傅作义在烧日记,,提连忙上去阻止。可傅作义没有解释为什么要烧掉这些东西,只是表示自己要卸甲归田,回山西老家或者是到河套黄河边上找个村子住下。】
天幕下。有人开玩笑说道:“去黄河边上埋点军火”。
“......”
陈勇此时打断了他们的玩笑:“这里傅作义状态明显不对。我来说说为什么”
“简单来说,邓宝珊在回北平时还带回去一封总舵手写给傅作义的公开信,这封信旨在为傅作义表明立场,并提到了他过去为果军“戡乱剿匪”是错误的,但现在他愿意投入到为人民服务的事业中,是好事”。
“邓宝珊了解傅作义,这信一给他,肯定是会节外生枝的,东野几人商量后也同意邓宝珊暂时压下那封信”
“后来总舵手觉得还是得给傅作义看看,可信送出去后又被傅冬菊藏了起来”。
“站在我们立场,这是肯定了傅作义,并将其过去与现在进行了割舍,说出他的功劳,才能让大众接受他嘛”。
“但傅作义作为老军阀,是接受不了这些的,从他的思维看来,信一旦公布,他就不是献城有功,而是怕死的战犯”。
“电影里插入了一段分发报纸的情节,并给了报纸内容一个特写,里面的内容就是这个事”。
“而傅作义突然间看到报纸上的公开信,一时间接受不了,才心灰意冷的烧掉了日记打算归隐的”。
“后来为了解开误会,东野的聂总,战帅等人宴请傅作义,这才解开了他心里的疙瘩。所以后面你们又会看到他开开心心的去西柏坡畅谈未来。而总舵手为了表示不怠慢客人,更是亲自前去迎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