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子华先遣兵团在接到上级让他们西进平绥线的任务后,途经了密云城这个屏障要冲。糟糕的是,他们没有按照命令行动,而是擅自让前卫去攻打密云,虽然胜利了,但这也惊动了敌人。】
【视角来到北平,傅总司令还在忙升旗仪式,他不知道他这个总司令差点成了光杆司令。而在收到密云在昨天夜里被我军攻占消息时他心里应该是有个猜测,但又不愿意相信,在内心挣扎了片刻后,还是询问了是哪支部队。得到的回答是,戴狗皮帽子的,东北野战军。】
【得到答案后,他还是还是不死心的问了问番号,手下回答到:程子华、黄志勇兵团。此话一出,他那悬着的心最终还是死心了,叹了口气后,便命令35军立刻撤回北平。】
天幕下。
唐朝,长孙无忌看到这,有些惊讶,“这么谨慎!这家伙是个难对付的啊”。
房玄龄摇摇头,惋惜道:“打草惊蛇,这下麻烦了啊”。
长孙无忌此时有个猜测:“是不是前面打太猛了,骄傲了,然后犯错。他们仗是痛快了,却实实在在的坏了大局啊”。
李世民:“这是真坏了大局啊,本来轻松就能拿捏的,请君入瓮硬是搅成了放虎归山,要是三十五军真回北平了,不知道又要多少人牺牲才能达成目的了”。
王玄策听着这些话,有些沉默了,他感觉这个程子华后面会和他有一样的待遇。
但这也是没话说的,毕竟这么一通胡搅,直接把计划全搅乱了,谁能接受的了啊。
此时,陈勇解释了一下狗皮帽子的事:“东北那边冷嘛,电影里东野部队都戴狗皮帽子保暖,非常明显的特征,就用这个代指”。
解释完,陈勇喝了口水,随后又说了些其他的事:“其实当时程子华的先遣团遇到了一个很真实的情况。旧时代乡土情绪非常强,当时东北籍的新兵不愿意离开家乡,有不少人开了小差,这也是没办法的事,不能责怪的。但好在我军已经广泛开展了新式的整军运动”。
“再加上为了保密,部队在入关时晓宿夜行,沿途老区的群众纷纷在路边高举灯笼火把为部队照路,还把平时舍不得吃的红枣、柿子鸡蛋塞给战士们”。
“这让很多战士意识到自己的家乡虽然过上了好日子,可是别人的家乡还处于敌人的压迫下,从而迅速坚定了自己的战斗意志”。
天幕下。
唐朝,魏征:“这就是丁小二宇宙的意思吧,他就是一个缩影,象征着无数从迷茫走向坚定的战士”。
众人纷纷点头,非常同意魏征的说法,“这战斗力一下就上去了,这些新兵一下子就蜕变了”。
明朝。
朱高炽惊讶道:“啊?这,这种会动摇军心的事居然就这样解决了”。
朱棣看了一眼朱高炽,说道:“就?你百姓箪食壶浆你用一个就字?古往今来,又有几支部队能做到啊?”
“这就是明白为何而战的重要性啊,百姓为部队打灯笼举火把照明,这等场面.....”,朱棣感觉喉头都有些发哽,不知道怎么说下去。
【画面一转,来到三十五军撤回北平的视角,此时三十五军的参谋还在疑惑总部干嘛这么着急让他们赶回北平去。】
【其实三十五军军长也不知道什么原因,对参谋开玩笑说是傅司令怕他们会吃亏。话虽这么说,但他本人对此却非常不屑,言语中把我军比作羊,直言道,有多少只羊啊,害怕赶不到圈里去?】
“双方都有些骄傲了,骄兵必败啊”
“接下来就看谁犯错少了”。
【随着镜头的拉远,画面出现三十五军行军的大场面,全是卡车摩托车,整个队伍居然没有一个步兵步行前进,这就是为什么说三十五军是一支摩托化部队。】
【而我军的华北二兵团杨罗耿兵团,却没有及时按照上级的指示赶到平张线上去进行截击,这很可能让三十五军就此逃回北平。但三十五军一个接着一个的错误,给了我军机会。】
【首先,他们因为拆卸装运一个修械所的装备,耽误了一个上午才出发。其次是卡车虽然机动性强,但对道路要求高。当时我军在当地民兵的配合下,沿途不断挖掘壕沟阻挡他们的前进,甚至还将附近可以用来抢修公路的土运到了河里。】
【三十五军军长郭景云看到这一幕时,他不禁感叹,真他妈挖到点子上了。就这样,我们最终成功把35军拖到了黄昏。】
天幕下人们被这一段给逗乐了。
“哈哈,这是真会气死”。
“这操作是厉害啊,想出此法的是个鬼才”。
【而由于害怕我军的夜战,郭景云下令全营在鸡鸣驿宿营,而此时自负的他依然确信,凭借强大的火力,明天一早就能突破我军位于新保安附近的防线,撤回北平。】
【与此同时,总舵手正在为三个兵团的配合不力而大发雷霆,一个人在雪地里站了两小时。周得到消息后急急忙忙的跑去找他。而为了劝他回屋去,周拒绝了警卫员披上来的大衣,就要这样在这雪地里陪着一起站。】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