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朝快要结束的时候,赵君临顺便提了一嘴明日的封妃仪式。
“朕此次在外遇刺,幸得一名女子搭救,才能顺利回京。”
“朕是一国之君,要以身作则,岂能做那知恩不报之人。朕考虑再三,决定将其纳入宫中,并授已妃位。”
话音刚落,下面的文武大臣,表情都十分精彩。
上一次,皇上踏破铁鞋也要寻找绝色美人,给的也是这么个说辞,也是人家姑娘对他有救命之恩。他得将人家纳入宫中。报恩的方式有很多,比如给银子,给田产。
以身相许,是哪门子的报恩方法。怕是皇上找的说辞。
上一次闹这一出时,皇上虽然荒唐,但还知道些分寸。只封了那名女子一个贵人头衔;这一次直接封妃的?
皇上抬举哪个女人,宠幸那个女人多一些。的确,看起来是自家的私事。实则关系到国本。
现在这个从天而降的女子,越过那么多级,直接封妃。真是闻所未闻。
朝臣们一时间,也顾不上形仪了,纷纷交头接耳起来。
四月里,发生的事情很多。
菜市口的刑场,人头堆积如山,每天死的人一车车的拉。羽衣卫整天忙着抓人;朝堂上,人事变动得厉害,也内斗的厉害。
如今谢家是彻底倒了,连带着他的同党,也都被抄家的抄家,清算的清算。不少勋贵世家,也多多少少和叛乱沾边,上京城的天算重新翻了一遍。
借着大清洗,赵君临算将权利都收拢在了自己手中。
京中人事也有了大的变动。东西两只禁军合二为一,由魏栾重新统领。冀州军也重新收编......
封妃这样的事,跟这么多的大事一比,真的显得微不足道了。然皇家的后宫变动,也是关系国本的大事。
马上就有耿直的老臣请奏道:“皇上想要报恩,多多给些封赏就是了。何必一定把人家姑娘弄到宫里来呢。。”
赵君临漫不经心地瞥了下面一眼道:“朕心意已决。”
又有大臣向前一步道:“这怕是不合规矩。”
赵君临颔首笑笑:“那朕想纳樊将军的女儿入宫为妃,这合不合规矩。”
“樊家是开国元老,樊老将军又曾经为国立下过汗马功劳,他的女儿,自然配的上妃位。”
“只是哪能一上来就是妃位,宫中的女人,哪一个不是一步步熬起来的。这样是不是显得太不庄重,和儿戏了。”
赵君临懒得费口舌,直接拍板道:
“那既然配的,就这样定了。”
“明日的封妃大典,一切从简,只是走个过场。朕也是通知你们一下,让你们知道有这回事。”
赵君临不容人置喙,直接宣布退朝。
说完,大摇大摆地在众太监的簇拥下,回宫去了。剩下一众文武百官面面相觑。这都是什么事啊。
众人看着看着,目光都集中到了樊老将军身上。
看文武百官都盯着自己看,樊将军尴尬地挠挠头,使劲挤出一个笑来。他 脸宽嘴阔,还长着一个硕大的狮子鼻。一笑起来,真是难看。
说起樊将军的家世,那是相当显赫,娶的妻子也是名动一方的美人,可生出的孩子却有一个算一个,都是一样的大方脸,狮子鼻。好处是绝对是自己的崽;坏处就是,女孩子长着一张大脸,再扣上一个狮子鼻,着实是有碍观瞻。
皇上要纳他的女儿为妃,怕不是为抬举樊老将军,想出来的说辞。
这般想着,张廉率先冲着他拱拱手道:
“恭喜樊将军,贺喜樊将军,不知道您哪位女儿要进宫为妃啊?”
樊将军满脸自豪地说道:“是我的小女儿。”
“你们都未见过。她从小走失了,原来被别人家错认了,现在才刚寻回来。”
“哦。” 众大臣作出恍然大悟状,原来不是他那几位丑女儿。
又有人关切地问道:“樊将军,你的这个女儿,长得什么样子。”
樊将军鼻子一哼,得意道:“当然是美若天仙。”
众大臣差点都要笑晕过去,就他这相貌,还生得出美若天仙的女儿来。
怕不是看自己孩子,怎么看怎么喜欢吧。猪八戒照镜子,都还觉得自己是曼长脸呢,谁还找不出一点优点来。
也罢。皇上只要不像上次一样,弄个祸害回来就好。
既然定的是樊将军的女儿,这也没什么好争论的。外面乱哄哄的,谁有这功夫,瞎扯淡。
皇上一拍脑袋,下面的人都要累成狗。
明日就要举行仪式,时间太紧了,·礼部侍郎忙得头顶生烟。
内务府负责仪式的女官和太监,也在反复彩排,就怕出丁点差错。
第二日凌晨,天才微微亮,礼部、鸿胪寺的人,提取节、册、宝,已经在太和殿内,列队等候着。
随着钦天监一声:吉时到。
大学士捧节,正副使跟着起身,浩浩荡荡的队伍来到嫔妃宫外;宫门口内廷太监候在那里,接过册,宝。
站在宫门口,就看到正中央一绰约女子,身着宫装,美得炫目,就如同神妃仙子一般。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