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云自从被俘虏之后,就被关入暗无天日的地牢之中,和他同关在此地的,还有赵氏族人。
期间倒是转过几次牢狱,只是赵云也分不清从何处转到何处。
赵云也被提审了几次,由于赵云在公孙瓒麾下官位不算太低,都是当地大官提审。
只是赵云不愿追随妖道,誓死不屈,宁愿被绞死,也不愿投身于妖道的麾下。
赵云在牢狱的待遇并不算差,只是没有在赵氏那般好了。
看着眼前的粗茶淡饭,赵云叹息一声,他已经忘记自己被关在此地多久,每日只能靠着吃饭来推断几时。
就在赵云多愁善感之际,狱卒拿着钥匙将牢狱之门打开,沉声道:“走吧,你自由了。”
“那种身首异处的自由吗?”
赵云笑道。
“你这人还挺幽默,这个时候还能开玩笑。”
狱卒好奇打量赵云一眼,说道。
赵云身高八尺、姿颜雄伟,哪怕身为阶下囚,气势不凡,至少比狱卒高半个头。
狱卒站在赵云身前,要仰着头看。
所以,狱卒时时刻刻全身紧绷着,生怕赵云骤然发难。
“将你关押在此处,白白浪费粮食,太平道不养无用之人,自然是将你派遣到其他地方干活!”
狱卒解释道。
“嗯?”
赵云沉吟一声,他都已经做好赴死准备。
毕竟赵云已经三番五次的拒绝太平道招揽之意,养在牢狱,也是白白浪费粮食,不如一刀宰了。
就是苦了跟随他的赵氏义从,因为他们都是汉子,没有一个人从了太平道!
狱卒不再言语,只是将赵云给带出去,交接给郡兵!
除去五个正规师之外,每个郡都会常备兵力,来完成上头交代的任务以及镇压骚动叛乱。
这些都是预备兵,如若正规军团有损耗的话,第一时间就会从郡兵里补充。
待遇仅次于正规师,比管理治安的捕快还是要强上不少倍。
赵云没有询问这次的去向,只是一味的跟随着郡兵,经历长途跋涉,来到伟岸的城池旁,看到形形色色的俘虏从四面八方赶来!
赵云看到城墙之后,总算是明白过来,此处是何地,很明显是邺城!
作为冀州本土人士,赵云成年之后,就在冀州内四处游荡,曾来过邺城!
由于地理位置缘故,邺城的城池十分高大,反正是赵云见过最大的城池。
在太平道监工的宣传下,赵云明白这次目的,那就是扩建邺城,重修水渠,将邺城打造成更为宜居的城市。
这些被抓来当徭役的基本上都是降兵,老百姓少之又少,可见击败公孙瓒,招揽过来的降兵,大部分都是青壮力!
虽然现在无需充军,但冀州还有很多地方修建需要用到劳动力,正好派上用场!
这些降兵干活自然没有工钱,只是包吃包住,但吃的显然颇为寒碜,是不算浓稠的稀饭,偶尔能见到肉末。
不过太平道的监工没有逼得太紧,让徭役们有喘息的机会,不至于活生生累死。
这让很多徭役不由得喘了口气,因为在幽州,被抓去当徭役几乎是九死一生,公孙瓒根本不把徭役当人看,公孙瓒只要工期!
公孙瓒只在乎他要的东西什么时候能建成,一味的求快,却不知求快的背后将死掉多少人。
“老丈,你也是大将军的兵马吗?”
赵云靠着土坡旁,看着年过五旬的枯瘦老汉,询问道。
枯瘦老汉满头大汗,气喘吁吁,显然是无法适应这般强度的劳动。
赵云年轻气盛,倒没有觉得有多累,犹豫片刻,将手中的面饼递给老汉,他知道,相较于自己,老汉更需要吃饱喝足。
“这怎么好意思。”
枯瘦老汉气喘吁吁的道。
“我身体强壮,这点活,不算什么,倒是老汉,年纪这么大,怕是有些吃不消。”
赵云真情流露道。
“多谢小兄弟,不知这位小兄弟尊姓大名?”
枯瘦老汉好久没见过如此尊老爱幼的晚辈,询问道。
“赵云,字子龙,常山人士。”
赵云介绍道。
“冀州人士,怎么会被抓来徭役,据我所知,这抓过来都是大将军溃败的兵马。”
枯瘦老汉叹息道。
“我也是大将军麾下的兵马。”
赵云怔道。
经历这么久的长途跋涉,从其他降兵的嘴中,赵云早就知道公孙瓒大军溃不成军,公孙瓒本人生死未卜。
直到听到老汉嘴中的话语,赵云依然有些恍惚,那么多兵马,怎么就败了?
太平道张角真的有如此强悍,能够无视军容强盛,强行扭转战果?
“那就怪不得,你个冀州人,也不知道凑什么热闹,这冀州在太平道治下多好啊,其乐融融,欣欣向上!”
“冀州人士在太平道的带领下,竟然都特娘的高人一等,看我等,都是看乡巴佬的眼神。”
“不过也怪不得他们,他们那富饶生活,看不起我等穷苦之地,也属实正常。”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