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ED项目的研究由来已久,六七十年代就已经进入了商用。
尤其是1993年日本日亚公司的中村修二发明蓝光发光二极管,LED由此便可以合成白光,同时也能合成任何颜色的光,而且LED沿着摩尔定律,以每18月亮度增加一倍的速度成长,从而打开了广阔的商业空间。
日本1998年第一个推出了“21世纪照明计划”。
美国和欧洲在2000年先后推出“下一代照明计划”和“彩虹计划”。
我国2003年将LED照明正式列入“国家半导体照明工程项目”的国家级计划。
这些都需要政府投入大量资金,组织高校和企业进行联合研发。
仅美国就有13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公司和高校参加,国家每年投入5000万美元,累计投资五亿美元。
其实这些计划,陈元生一个也不知道,因为他前世就没涉足过LED产业。
之所以要不计成本的投入,第一个原因当然是曙光电子的产业需要,第二个原因则是知道未来这两个产业会迎来大爆发。
照明、手机、显示器、医疗、娱乐、可穿戴设备,LED会渗透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LED涉及的产业链极其庞大,光电、材料、化工、集成电路、芯片、封装……
饶大强返校后第一件事便是找来本校在LED领域有研究的教授、导师们开会座谈,了解一下目前国内和国际的相关进展,看看我们应该在哪个方向发力,如何发力。
工业大虽然在LED研究方面缺乏积累,但也不是一点都没有,对国际前沿的科技进展还是有相当了解的。
于是曹健林便看到了让他差点吐血的一幕:
“鲁教授,这几天你带人弄个产业报告,调查一下国际上LED产业的最新动态,如果我们切入这个产业的话,需要什么材料、设备、人力物力、启动资金,先统计个大致的数据。”
“王教授,把你手头那个几万块钱的项目先放一放,或者给学生去做,现在就转型,这个LED产业项目是曙光电子陈老板要重金投入的,机会难得,让你带的那几个博士研究生也改一下专业方向,这是为他们好。”
“朱教授,你是从美国留学回来的,发动一下人脉关系,深入了解下看看这个领域的专家、科研人员有没有想辞职的。”
“邢院长、王教授,调查一下国内有哪些高校和科研院所在LED领域比较先进,分批组团去拜访学习一下,多带点人,照相机、录音笔该带的也带上,去了总不能白去。这不叫偷师,大家都是兄弟单位,属于正常的学术交流,大不了请他们吃顿饭,把发票保留好。”
“廖副校长,既然MOCVD(金属有机化学气相沉积设备)是研发重要设备,就赶紧咨询一下,看看从哪里能买到,要最好的。”
等任务安排下去,参会的众人离开,曹健林放下手里的茶杯,惊讶的问道:“饶校长,德国爱思强MOCVD设备一台差不多两千万,你一句话就能做主?你这校长权力也太大了吧?”
“那么贵呢?”
饶大强好奇的问道。
曹健林看了他一眼道:“两年前,我们光机所准备买一台的,但资金不宽裕没买成,你们资金就这么充裕?”
饶大强摇头:“不是给我们工业大买的,是给量子光学科技公司买的,当然是陈老板出资。”
曹健林张嘴楞了半天,心中无数问题闪过:你跟陈元生之间关系那么好,上千万的设备都能做主?感觉你对这个LED产业,比陈元生还上心?
“饶校长,再这么搞下去,你们工业大以后就成曙光电子的后花园了?”
饶大强很认真的点点头:“在目前看来,这是最优解。去年,工业大在全国高校的排名是24,属于那种啥专业都点地位,但哪一项也排不到前面的境地,就更别说在国际上有啥地位了。”
“青州市出了元生这么一个肯不计成本,投资科技产业的大老板,对工业大来说是千载难逢的机会。”
“别说江东省,仅青州市有点名气的高校就有四家,他们哪个不是望眼欲穿的想跟曙光电子扯上点关系,就我所知道的,这个学期刚开学,隔壁的科技大就从曙光电子订购了300台电脑,校长带队组团到曙光电子考察,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目的不就是希望拿点曙光电子的项目吗。”
“你们是中科院下属的单位,有稳定的国家项目,体会不到这种紧迫感。”
“但对我们来说,就是抢时间,抢项目,抢钱,万一哪天有其他高校跟陈老板勾搭上,项目资金不就被分走了吗?”
“我们现在最大的优势,就是通过近一年来的合作,了解了元生搞事业的态度,就一个字‘快’。”
“其他几个高校,目前还在走人情路线,领导层接触接触,坐下来交流交流增加感情,争取点项目资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