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健林有点无奈,扭头瞥了他一眼:“饶校长,你不要那么急,好歹咱们组织讨论一下攻关方向,有个大致的分工,我们光机所在化学领域也是很强的。再说了,以后光学公司的投资会计入运营成本,不是说谁想要就给批的。”
饶大强伸手拍了拍曹健林的大腿:“曹所长,没跟你们抢,我们先搜集资料、挖掘潜力、挑选精兵强将,大家都是一个目标嘛!”
饶大强心里算盘打的啪啪响:刚才陈元生说了,光学科技公司还要直接挖国外团队。
既然是国外科研团队,那必然是在这个领域有一定成绩的,不然弄一堆小白来干嘛?
到时候把工业大的人塞进去,哪怕打个下手,便可以直接一步到位的宣传:工业大科研团队在LED研发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这就像NBA板凳球员,虽然整个赛季我总共上场才五分钟,但冠军戒指你不能少了我的。
放眼全国,你再也找不到像陈元生这种不惜成本投资科研的老板了。
更重要的是,陈元生投资的科研项目,目标清晰,直奔实用领域,这是典型的产学研结合。
跟着陈老板的方向走,准没错!
…………
离开远盛实业,曹健林坐着饶大强的专车去工业大。
汽车穿过车水马龙的街道,从车窗朝外面看去,到处是步履匆匆的行人和一张张充满希望的脸。
“唉!”
曹健林忍不住叹息一声:“从报纸和新闻上看青州,和实地观察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好羡慕你们呐。”
饶大强笑了笑:“羡慕啥?元生不是说了嘛,要让所有参与项目的负责人,三年之内买得起御景国际的房子,一百多万呐,这笔钱拿的名正言顺,到时候你也搬过来呗。”
曹健林扭头看了一眼,摇头苦笑:“不说这事还好,说了我就头疼。小邓他媳妇跟别人聊天的时候一不小心说漏了嘴,告诉别人他老公从曙光电子这边每月拿到的补贴有四千块钱,这下捅了马蜂窝。”
“同样的岗位,你比其他人多四百块钱,别人就能闹翻天,更何况多四千了,我的工资都没四千块。”
“当初选择赵教授和小邓他们过来,我也没想那么多,本意就是带他们来了解一下项目情况,谁想来了就投入工作,直接就立项了。”
“现在很多人就在质疑,你为啥选当初他们,我们哪儿比他差……”
“利益分配是最敏感的事,员工的工资比领导高几倍,你想他能好过的了?”
说白了,都是钱闹的,不患寡而患不均!
其实,工业大也有过这种事,当初陈元生捧李云溪的时候,风言风语那是爆炸性的,连饶大强本人也在私底下揣摩他们倒地是什么关系。
但后来就没事了,陈老板投入越来越多,大家心里清楚,想拿到项目资金你得巴结好李云溪或者李庆良,于是大家变的一个比一个和蔼可亲,善良大度。
看来这个世界上,能免俗的人不多呀!
饶大强干咳一声:“没事,这不公司已经开工了嘛,两三个月之内就把人调过来,这边开多少钱的工资,跟你们那边就没关系了。”
曹健林轻轻摇头:“你知道多少人想过来吗?这里面可是有我得罪不起的人。”
“你往陈老板身上推,反正他是私企老板,而且是绝对大股东,他说不要,那就真不能要。”
饶大强继续道:“还有,我提议弄个博士后工作站也是为你好啊,你想想陈老板不想要的人,你不就可以名正言顺的往博士后工作站里塞了嘛,两者并不冲突。”
“有道理!”
曹健林眼前一亮:“这也是个办法。”
(博士后工作站跟企业属于并行关系,博士进站并不与企业签订劳动合同,而是跟设站单位签订劳动合同,以确保政策补贴的申请和兑现。)
跟饶大强接触,曹健林总是担心自己被薅羊毛,但认真来讲,他的私心归根结底还是为了工业大的发展,并不是自己要贪墨多少好处。
这种私心其实是公心,只不过被抽血的人有点不爽而已。
“行,不过申请博士后工作站这事,你是本地人,就多出把力,我那边全力配合。”
看到曹健林终于被自己说动,饶大强还是很有成就感的,更何况以他跟省领导的关系和科技公司的实力,申请博后工作站没什么难度。
现在高新区巴不得你们多整出点动静来,他们也要造势啊!
“老曹,你们那边在LED领域有什么人才或优势项目吗,咱们待会回去碰碰,争取今天下午就先确定一批人选。”
曹健林有点惊讶:“咋地,我看你比元生还着急啊,你好歹等我回去开会研究一下,不然又不知道闹出什么事来。”
饶大强干笑一声,摇头道:“你跟小陈老板接触的少,不是很了解他的办事风格。我听说过一个小道消息,不保真啊!”
“元生旗下有很多公司,他让办公室整理各公司的最新动态信息,每条不得超过100字,也就是说必须精简的只剩下数据。”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