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西峡谷的晨光来得迟,杨清宇是被帐篷外的鸟鸣声叫醒的。他揉了揉眼睛,拉开帐篷拉链,清冽的空气裹着松针的香气涌进来,远处的雪山在朝阳下泛着淡金色的光,谷底的溪流折射出细碎的光斑,像撒了一把星星。
“早啊,清宇哥!”
清脆的声音从旁边的帐篷传来,一个扎着羊角辫的小姑娘探出头,手里举着半块烤红薯,脸颊红扑扑的。这是他昨天在山脚下遇到的林晓雨,十二岁,跟着爷爷来峡谷里采草药,听说他要去峡谷深处找“风脉痕迹”,非要跟着来帮忙——小姑娘从小在峡谷长大,对这里的每一条小路都熟得很。
“早,小雨。”杨清宇笑着接过红薯,指尖传来温暖的触感,“你爷爷呢?”
“爷爷去前面的草甸子看草药了,让我等你一起出发。”林晓雨蹦蹦跳跳地凑过来,盯着他背包上挂着的录音设备,“清宇哥,今天还会唱歌给山听吗?昨天你唱的时候,我看到蒲公英都跟着飘起来了!”
杨清宇想起昨天傍晚的场景——他试着哼唱改编后的《归墟引·其三》,旋律刚起,谷底的蒲公英就像被风吹拂般,纷纷扬起白色的绒毛,顺着风脉的方向飘向远方,地脉检测仪的指针也稳定在了正常范围的三分之二。他点头:“会的,今天要找到‘风脉之息’,说不定还需要小雨帮我指认方向呢。”
吃完红薯,两人沿着谷底的小路往深处走。林晓雨像只快活的小鹿,一会儿指着岩壁上的苔藓说“这个能止血”,一会儿蹲下来捡起一颗松果递给他“这个可以当哨子吹”。杨清宇跟在她身后,听着小姑娘叽叽喳喳的讲解,原本紧绷的神经也放松下来——自从踏上修复地脉的路,他还是第一次有这样轻松的时刻。
走了大约两个小时,前方的路突然变窄,两侧的岩壁越来越陡峭,阳光也被遮挡住了大半。林晓雨停下脚步,指着前方一处凹陷的岩壁说:“清宇哥,前面是‘回音壁’,不管说什么都会有回音,不过爷爷说里面不能待太久,有时候会掉石头。”
杨清宇拿出地脉检测仪,屏幕上的指针立刻开始快速跳动,能量值忽高忽低,显然这里就是风脉的关键区域。他抬头看向回音壁,岩壁上有许多不规则的孔洞,风穿过孔洞时,发出类似呜咽的声音,听起来有些苍凉。
“小雨,你站在外面等我,我进去看看。”杨清宇把背包递给小姑娘,只带着录音设备和地质锤走进回音壁。刚一踏入,周围的光线就暗了下来,岩壁上的孔洞里透出微弱的光,风的呜咽声在耳边放大,让人有些心慌。
他按下录音键,开始哼唱《归墟引·其三》。起初,旋律在岩壁间反弹,形成杂乱的回音,但随着他逐渐调整音调,将风的呜咽声融入旋律,周围的空气慢慢平静下来,岩壁上的孔洞里透出的光也变得柔和起来。地脉检测仪的指针开始缓慢上升,屏幕上显示出一条微弱的光带,沿着岩壁的缝隙延伸向深处——那正是风脉的走向。
就在他跟着光带往深处走时,头顶突然传来“咔嚓”一声脆响,一块碗口大的石头从岩壁上脱落,朝着他的头顶砸下来!杨清宇下意识地抬手去挡,却听到身后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清宇哥,小心!”
林晓雨不知什么时候跑了进来,手里举着一把爷爷采草药用的竹编斗笠,猛地跳起来,将斗笠扣在他的头上。石头正好砸在斗笠上,“咚”的一声闷响,然后滚落在地上。
“小雨,你怎么进来了?不是让你在外面等吗?”杨清宇又惊又气,连忙拉过小姑娘检查有没有受伤。
林晓雨吐了吐舌头,拍了拍斗笠上的灰尘:“我听到里面有石头响,怕你出事。爷爷说这个斗笠是用老竹编的,特别结实,能挡石头!”她指着斗笠上的纹路,“你看,这上面还有爷爷画的‘平安符’呢。”
杨清宇看着斗笠上歪歪扭扭的符号,又看了看小姑娘亮晶晶的眼睛,心里一阵温暖。他摸了摸她的头:“谢谢你,小雨,不过下次不能这么冒险了。”
两人继续往里走,随着旋律的持续,岩壁上的光带越来越亮,最后在一处平整的岩壁前停下。光带汇聚成一个圆形的图案,图案中间有一个小小的凹槽,看起来像是用来放置东西的。杨清宇想起在溪村找到的“水脉之心”,猜测这里应该就是放置“风脉之息”的地方,但“风脉之息”在哪里呢?
就在他疑惑的时候,林晓雨突然指着岩壁下方的缝隙说:“清宇哥,你看那里有东西在发光!”
杨清宇蹲下身,借着光带的亮度往里看——缝隙里藏着一颗像羽毛一样轻盈的透明晶体,正随着风轻轻晃动,散发着淡淡的光泽。他小心翼翼地用地质锤撬开缝隙,将晶体取了出来。晶体刚一入手,周围的风突然变得柔和起来,岩壁上的光带也随之消散,地脉检测仪的指针稳稳地停在了正常范围。
“这就是‘风脉之息’吧?”林晓雨凑过来看,眼睛里满是好奇。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