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柳家村民轮番上阵,日夜不休的紧赶慢赶之下,仅仅用了半个月的时间,一座气派宽敞的学堂就盖了起来。
学堂建成的当天,柳家村村民就早早做好了庆祝准备。
最传统最喜庆也最有氛围的庆祝方式,便是放鞭炮。
村里集资买了长长地几大挂鞭炮。在屋顶最后一个环节完工的时候,鞭炮便立即响了起来。
前来庆贺的,除了柳家村全部的村民,还有孙县令都带着自己的班底过来了。
赵秋生夫妻俩带着赵亮,许彦林夫妻带着两个孩子,也都跟着一起过来祝贺
孙县令还带来了两个书院的夫子。一个县学书院的,另外一个,便是柳文升之前所在的百川书院的。
两个夫子自愿来到柳家村塾执教一年,若是后面觉得可以,也许还打算在此养老。
小狗子王言麟,也离开了百川书院,跟着夫子一道,转到了柳家村村塾。
他现在,已经算是安全了,能够害他的人,经过上次那件事之后,该判刑的判刑,放出来的也不敢再造次。所以他宁愿来到柳家村塾读书,这样天天可以和奶奶在一起。
王言麟在柳文升面前表态,说自己一定会好好读书,等将来有了学问,一定会报答他和王小芸。
而且王言麟的打算,便是有了功名之后,就会永远留在柳家村塾任教,不打算读书致仕。
人各有志,柳文升自然是全力支持。
远离繁杂,回归初心,也有意想不到的宁静呢 。
村民们这次庆祝学堂建成,也是下了本钱的。
家家户户如同上次庆祝柳文升中举一样,带着锅碗瓢盆和米面油菜等,在学堂的空旷的院子里,办了流水席。
孙县令和他的班底,还有柳文升以及两个夫子,都被柳家村村长奉为了座上宾,和院子里的村民,分席而坐。
柳家村村塾,是由柳文升出资建造,后续花费也是由柳文升收到的投献来支出。
就算这样,请两个夫子,再加上学生们用的笔墨纸砚等耗材以及其他开支,还是不够的。
王小芸便将自己作坊里收益,每年都拿出一部分贴补学堂。
大家吃喝尽欢之际,王小芸不经意抬头,看到学堂院门口,有一个身影正往里面看。
王小芸有些疑惑,便独自出来查看。
来人,竟然是王秀玉她爹,王庆槐。
作坊建成之后,六个月约定的期限之后,王庆槐却没有按照原来约定离开作坊。
他还是一直做起了作坊的看门人。他的地契房契,也都没有向村长去要。
他知道,一旦去要了房契地契,那么他的这份活计,也就做到了头。
他没有主动离开,王小芸也就没有换人看门,依然还是按月给他发工钱。
但是今天,王庆槐来学堂,似乎是有事情。
王小芸便打招呼道:“大伯,你来这里是?”
王庆槐急忙摇头摆手道:“你放心,我不是过来捣乱的。就是想问件事情。”
“什么事?”王小芸好奇道。
王庆槐吞吞吐吐道:“你们就要离开县城了,我想问问,我这份工,能做多久?能不能让我一直做下去?”
原来,他之前的家业都被他败光了,幸亏还有房子没有败出去,一家人也算是有个容身之处。
可是家里没银子了,他又浑浑噩噩的混了大半辈子,种地都种不好。他再也没有一个摇钱树一样的女儿了。
为了他以后的生活,还有他和老伴的后半辈子,他很想保住这份离家近又工钱高的活。
主要是这活还简单,不累。
王小芸也经常听婆婆说道,王庆槐最近几个月,跟变了一个人一样。又听说他连房契都没有要回去,也算是表了忠心,证明自己不会捣乱。
所以这时候,她听到王庆槐的担忧,便给他吃了一颗定心丸。“大伯只要好好干,这个活,就没人能从你手里抢走的。我会跟我婆婆和我们村长说一声的,不会将你换了下去的。”
王庆槐这才终于放心了。良久,他又鼓起勇气,问起了另一件事。
“大侄女,我知道这事没脸问你,但是还是想知道,我闺女的案子,是怎么判的?”
王庆槐自己也知道,他闺女跟二黑当时是冲着王小芸去的,之前也办了那么多错事,有如今的结果,也是咎由自取。
但总归,那是自己的女儿,也曾经给全家人带来希望和好生活的女儿。他怎么也得问一声。
他没有资格去问县令,但是知道王小芸柳文升和县令走得近,所以也只好问王小芸了。
王小芸还是知道这件案子的进展的,就算有出入,也大差不差。
因为她是其中的受害人之一,孙县令跟柳文升话家常时,还提了那么一嘴,柳文升后来也告诉她了。
王小芸也不瞒着,她对王庆槐说道:“大伯,秀玉姐虽然做过错事,甚至都实施过毒杀人的计划。但终归,没有闹出人命案子来。所以她这命,应该是留的住的。但是她罪过重,判刑,可能也会比较重。你要有个心理准备。”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