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娘听了,边脱衣服边嚷道:“太贵了,太贵了。买不起。我自己买布,六十文就能做一身了。”
眼看着第一个有意向的顾客就要跑掉,王小芸可就开始着急了。
做生意讲究个开门大吉,她这一单跑了,那围观的人群,怕是也会跟着跑了。
人们都是爱凑热闹的,要是都开始抢了起来,那原本不想买的,也会有个从众心理,会跟着买。
可是一单这个人跑了,那原本想买的人,怕是也会跟着犹豫起来。
王小芸一咬牙,又把衣服给大娘穿上了。
她边给大娘系扣子,边劝说道:
“大娘说的对,你自己买布,六十多文就能买做一套衣服的布。
可是你想想,你自己做这衣服,得耽误几天功夫?
你不烧火做饭做家务了?你不抽出时间来带带宝贝孙子了?
再说了,你看这做工,咱可都是请的县城的好裁缝做的。
这一套衣服,光工钱都要三十文了。
我都赔钱卖了,大娘你还嫌贵。大娘你真不地道。”
王小芸边说,还边委屈上了。弄得那大娘好像欺负了她一样。
王小芸之前去县城的裁缝铺子,可是知道那里的手工费,确实是三十文做一套衣服。
不过,人家那面料也是好面料,工钱自然也高些。
乡下妇人都是零零散散的接单,价格也便宜,也不过就是十几文钱的工钱。
可是这三十人,是小雪从一群人中挑出来的,手艺自然没得说。
这手工,比县城那些裁缝,也差不了多少。
大娘见自己想脱衣服都脱不下来,又看看那做工,确实比她自己做的,不知道好多少倍。
可是比自己买布确实贵了三十多文钱。
她这手残,好几天才能做一套,确实也耽误工夫。
要是能再便宜一些,也不是不能买。
大娘开始犹豫了。
王小芸见大娘不挣扎了,心道:有门。
她又开始说起来顺口溜:
“一分钱一分货,花好钱买好货,不买就是你的错。
兄弟我今天第一天做生意,大娘您给开个张,祝你福寿绵延万年长。”
那妇人一下子就笑了出来:“还万年长呢,那不成了活王八了?”
王小芸见大娘表情开始放松,说明抵触情绪应该不大了,而且,大娘的眼光开始在一堆衣服里继续巡视了。
王小芸觉得好笑,这大娘要是有银子,怕是想把衣服都抱走吧。
王小芸趁热打铁道:
“大娘,看你这么喜欢兄弟的衣服,又是我第一个顾客。
这样吧,看中哪件你随便挑。
反正我已经赔钱卖了,赔一文也是赔,赔十文也是卖。
你买两件我就给你算九十五文一件,要是三件,我就给你算九十文一件。
你看你要多少?”
大娘笑了,开玩笑道:“要是我都给你包圆了呢?你给我算多少?七十文?”
王小芸噘着嘴道:“大娘,瞧你说的。你这是想让我赔的连裤衩子都不剩吗?这大冷天的,光着屁股还不把我冻坏了?”
大娘笑的哈哈的,周围一直看热闹的人也开始笑了起来。纷纷笑道:“这小伙子,说话可真逗。”
王大海都快傻了,看着闺女跟一群人说话一套套的,他心里直嘀咕:“嫁给秀才才几天,就变得能说会道了?这读书人就是能干。”
大娘最终架不住王小芸的忽悠,选了两身自己穿的,又给自己儿子选了一套男装。
她本来就是打算买布的,带的银子也多。
走的时候,还觉得自己赚了便宜:这三套衣服,算下来,比单买一套,可便宜了二十七文钱呢。
尤其是王小芸收钱的时候,还很是一副懊恼的神情,说道:
“大娘今天可真是赚了大便宜,这男装比女的都要多用二尺布。
这下,我可真赔大发了。”
大娘最终,心满意足地带着三套衣服走了。
开张开了个好头,剩下的就更容易了。
王小芸又开始吆喝起来:
“看咱的做工,看咱的外形,又赶时髦又流行。
说得美夸得大,不如让事实来说话。
我说好不足信,亲身体验才是真。
这位大叔,你都看了半天了,眼珠子都快掉到我衣服上了,不买两身都对不起你流的哈喇子。
你看中哪套了?我给你包起来。”
被点到脸上的大叔,脸色一红,说道:“买衣服,我可做不了主,回去要被婆娘骂的。”
王小芸恨铁不成钢地说道:
“前怕狼后怕虎,大事小事不做主,在这边站了一上午,回家啥事全耽误。
九十文你都不敢花,啥时候才能当企业家?
当不了家,做不了主,啥时候能当大地主?
再说了,你看刚才那大娘,走的时候脸都笑歪了,你就知道占多大便宜了。
你买回去,包你婆娘不光不骂你,还会奖赏你。
大叔,你买三套回去,兄弟我包你天天当新郎,夜夜入洞房。”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