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过早饭后,王小芸便要带着小雪,去那几个取中的妇人家里挨个通知。
因为当时来的人中,基本上都是柳家村本村的,所以取中的四人,也刚好都是柳家村的。
这样有个好处,就是妇人们来上工时,也不过就是走几步路,不用一来一回耽误太长时间。
王小芸拿着昨日里记下的人名名单,又跟小雪说了一遍,还是需要小雪带路的。
小雪有些羡慕的看着嫂子,说道:“嫂子,你才跟我哥学了没几天,现在都会认字又会写字了。你真是太棒了。”
王小芸一愣,这才想起来,小雪还不认字呢。
她问道:“小雪,你不想认字吗?守着个秀才哥哥,还能把自己培养成文盲,你到底咋想的呢?”
小雪忽闪着大大的眼睛,说道:“咱乡下女子哪里有学读书认字的啊,那都是有钱人家的大家闺秀做的事啊。”
王小芸问道:“嫂子不是大家闺秀,可是嫂子也认字了,这样不好吗?”
“好好好,嫂子这样很好。”小雪忙不迭的点头承认道:“嫂子,我也想认字了,以后去了县城,怕是需要写写画画的地方可不少呢。”
王小芸说道:“那就对了。从今天起,嫂子抽空就教你读书认字。你可是嫂子重点培养的人才,哪里能不认字呢?”
在屋里正专攻八股文的柳文升,听到王小芸的话,也无心读书。
他推门出来,说道:“就你,还要教小雪?你可不能让她学坏了。自古便是女子无才便是德,你要把小雪教的跟你一样伶牙俐齿的,怕是连婆家都不好找了。”
王小芸反驳道:“相公这是什么话?我这么有才,可也没缺德呀。相公不照样对我爱的死去活来的吗?是不是相公?”
柳文升扶了一下额头,说了句:“不可理喻。”然后又屁颠屁颠的回屋了。
每次跟王小芸讲道理,柳文升总是有些上头。
爱不爱的,怎么能这么正大光明的说出来呢?
一点都不含蓄。
王小芸撇撇嘴,对小雪说道:
“别听你哥瞎说。你哥曲解题意,世人也从不追根究底,只会一知半解就拿来吓唬人。
这句话的原话,是:
‘女子通文识字,而能明大义者,固为贤德,然不可多得;其他便喜看曲本小说,挑动邪心,甚至舞文弄法,做出无丑事,反不如不识字,守拙安分之为愈也。女子无才便是德。可谓至言。’”
小雪眼神甚是疑惑的看着王小芸,并不知道她说的那些,究竟为何意。
王小芸便解释道:“那些文言文确实晦涩,用咱大白话来说,就是读书识字,只要用到正当处就行了。只要不走那歪门邪道,咱就是贤良淑德的女子。”
小雪这下听懂了,比划着大拇指,对王小芸说道:“嫂子太厉害了,什么都懂。才读了几天书,就能背诵这么长一段话。”
王小芸一笑,毫不客气的自夸道:“以后跟着嫂子可有的学了,嫂子懂得多着呢。嫂子上知天天文地理,下晓鸡毛蒜皮,是个真正的‘杂家’。哈哈哈。”
姑嫂两个,很快就笑嘻嘻地出去报信去了。
而房间里,柳文升却对王小芸刚才说的那番话,又开始怀疑了起来。
他从来都只听说“女子无才便是德”这句话,但是王小芸竟然说了整段出来。
那一段话,听着也绝对不是王小芸自己编的。
可是他多了多年的书,也从来没有找到那句话的出处,那王小芸是从何处得知的呢?
况且,王小芸识字都是跟他学的,她所读的书,也不过自己给她看过的最简单的那几本。
可是王小芸头头是道的说出的那番话,究竟是从何处得知?
他心里的疑惑越来越重,不知道自己的娘子,究竟是什么来路。
王小芸可不知道柳文升在纠结她的那番话呢。
她是太不小心了,那段话是明朝末年的一个学者所着。她是光想着显摆了,一不小心又暴露了自己。
因为就通知村里的四个妇人,所以没用多久这任务就完成了。
然后几人都来到了柳家,开始开动员大会。
王小芸告诉几人,工钱就是她们之前所说的,一个月五百文的基础工钱,然后每做一套还有额外的提成。
月休三天,带薪休假。
原本,当时王小芸招工的时候,只说了每个月五百文的工钱,就有那么多人来应征了,这下听说还有额外的提成工钱,更是各个都兴奋的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番。
本来,王小芸还想每五天给她们休一天的,可是妇人们听说每做一套衣服都还有额外的工钱,便都嚷着不肯休,或者最多休一天就行。
王小芸可不想让这些人天天窝在屋里做衣服,连喘口气的时间都没有,哪里来的好心情做工?
于是,她便中和了一下自己和妇人们的意见,定下了每十天休一天,每月休三天的休假制度。
随后,王小芸又给了几人两天时间回家准备。第三天就正式开工了。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