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 第61章 出兵伐夏

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 第61章 出兵伐夏

作者:陆一叁 分类:穿越 更新时间:2025-10-13 08:04:26

李善长点点头:“没什么不可能的。如今和以前不一样了,陛下一统天下,富有四海,已经不需要或者不允许我等这样的小团体把持朝政了,无论是浙东文人还是淮西乡党,都不行。”

朱亮祖一听朱老大要搞整顿,登时坐不住了,“韩国公,那我们该怎么办?”一旁的胡惟庸虽未说话,但眼神里也透着询问之意。

“不要慌。我等与浙东那些人还是不一样的。陛下是念旧的,给了我们高官厚禄,我们要懂得感恩,知进退。永嘉侯,现在陛下还得依靠你们武将靖清寰宇,一时不会有所动作,不过你们也得谨慎些,手底下的小动作收敛点儿。而我在丞相的位子上怕是待不了几日了,老夫打算近日向陛下请辞。”

“李相,您一旦请辞,那我等该如何是好?朝中岂不是没有了依靠?”胡惟庸赶紧问道,他是靠着李善长的提拔才走到了今天。如今这个靠山要走,他有点儿慌。

“此事已由不得我了,就算我不请辞,陛下也会逼我退下来。前阵子出了杨宪的事情,左丞空缺,而我请辞之后,又多出了一个左丞相的位置。惟庸,我会推荐你出任左丞。至于左丞相之位,你暂时还不够格,只能听凭陛下安排。”

胡惟庸没想到天上降喜事,赶紧跪倒,说道:“谢李相提拔之恩,我胡惟庸今后必以您马首是瞻,甘效犬马之劳。”

“起来吧,凭你的才干,担任左丞绰绰有余。老夫为国举贤,职责所在。”李善长笑呵呵地说。三人又聊了些闲话,胡、朱二人便起身告辞了。

刚出府门,朱亮祖上前一步对胡惟庸说:“胡老弟,恭喜你啊,荣升左丞。日后做到丞相也不是没有可能。”

“那也比不上侯爷,子孙世享富贵,与国同存啊。”胡惟庸话语间略带羡慕,“敢问侯爷,令郎现下可在军中?”

朱亮祖本来还沉浸在胡惟庸的恭维之中,听得问起儿子,有点儿诧异,“我儿就在我麾下效力。胡老弟为何问起他?”

“侯爷,陛下年中设立亲军都尉府,选任功臣子弟护卫皇城。这可是天子禁军,侍奉御前,难得的机会,侯爷不要错过啊!”胡惟庸边说边向朱亮祖使了个眼色。

“机会是不错,可哪有在亲爹手下当差舒服啊!”朱亮祖起初对胡惟庸的话不以为意,当看到其丢过来的眼色,才反应过来,“胡老弟的意思是……”

“侯爷明白就行了,此事得抓紧才行。以令郎的能力,做个千户不成问题吧。”胡惟庸说完一拱手,“侯爷,下官还有公务,告辞了。”

“好的,我回去马上就办。胡老弟请便,日后朝中你我兄弟还得多多照应。”朱亮祖答应一声,走向一旁拴着的战马。

“那是自然。”胡惟庸边说边坐进轿子,二人各自离去。

洪武三年十一月底,晋封中书右丞汪广洋为忠勤伯,御史中丞兼弘文馆学士刘基为诚意伯,皆赐诰命。朱元璋在给二人的诰书中都提到了汉之张子房、诸葛亮,以此褒奖他们的功绩,算是对浙东文人多年来辅佐之功的认可。

忠勤伯汪广洋食禄三百六十石,而诚意伯刘伯温的食禄只有区区二百四十石,是这次所封功臣中最低的,相比韩国公的四千石食禄,简直像是打发要饭的。汪广洋前次犯错被贬,杨宪事件后又调回中书任右丞,如今得了伯爵,心中唯有高兴。而刘伯温对此结果则喜忧参半,喜的是爵位不高,风头不显,忧的是皇帝仍然在盯着自己,日后稍有行差踏错,少不得刀斧加身。

总的来说,有功之臣都有封赏,可谓皆大欢喜。捎带脚儿,工部的沈奇和兵部李贤也升任了本部的员外郎,不过职司不变,继续配合朱标搞火器,这下积极性更高了。

而后的一个月内,朱元璋多次召见受封文武,谆谆告诫:“尔等享有富贵,正当与贤人君子讲学,以明道理,以广见闻,通达古今之务,以成远大之器,岂可苟且,自足止于武夫而已”,“朕赖诸将佐成大业,今四方悉定,征伐休息,卿等皆爵为公侯,安享富贵,当保此禄位,传之子孙,与国同久,然须安分守法,存心谨畏,则自无过举”。

洪武四年的新年正旦,与前一年无甚差别。宫中礼仪规程怎会随意更改,按照流程走一遍也就是了——皇帝在奉天殿接受百官朝贺,大宴群臣,皇后在坤宁宫赐宴朝中命妇。朱标等人仍是趁着晚饭时分去给父母拜年。

文武百官在正旦日朝贺完天子,正欲安稳过年,没想到正月初二就有大事件。中书左丞相、太师韩国公李善长上书辞官致仕,朱元璋再三劝慰,最终无奈同意。与此同时,为保证中书省的日常工作,以中书右丞忠勤伯汪广洋为中书右丞相,参知政事胡惟庸为中书左丞。

这样一来,中书省没有左丞相,反倒是有两个右丞相——汪广洋和徐达,一文一武,一个浙东一个淮西。朱元璋没有将能力更强的刘伯温提上来,而是任用了刚刚犯过错的汪广洋,为了安抚淮西文臣,提拔了精明能干的胡惟庸任左丞。

至于为什么不用刘伯温,朱标私以为是要留着他在御史台镇场子。尽管朱元璋对刘基颇有意见,但是其为人正直、行事果敢,嫉恶如仇,在御史中丞的位置上最适合不过了。在没有其他合适人选之前,朱元璋肯定不会让刘基挪地方的。

魏国公徐达虽然兼任右丞相,显然他没时间、也不愿意管中书省的事儿。而忠勤伯汪广洋虽位居右丞相,但是有杨宪的前车之鉴,又有一帮淮西文武虎视眈眈,加上自己刚犯过错,难免畏首畏尾,后来他索性把省内事务都丢给胡惟庸处理,自己成天喝茶看报纸,一问三不知。而胡惟庸则成了中书省实际上的一把手,与皇帝的接触日益频繁。

正月初三,又来一件大事。朱元璋亲自祭告天地神明,誓师讨伐蜀夏明升。命中山侯汤和为征西将军、江夏侯周德兴为左副将军、德庆侯廖永忠为右副将军,会同营阳侯杨璟、都督佥事叶升率京卫、荆湘舟师由瞿塘趋重庆;颍川侯傅友德为征虏前将军、济宁侯顾时为左副将军,会同都督佥事何文辉等率河南、陕西步骑由秦陇趋成都。

喜欢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重生朱标,我才是明太宗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