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声音回头一看,原来是村里的宋大妈,不由得上前打招呼。
“大妈,这桌子你要哇!我帮你送到家里去吧。”
“那感情好,还是小孟浪你心地好呀!”
“大妈,你看这些东西还有啥您老能用到的,我都帮您搬过去吧!”
“哎,那怎么好意思呢!”
“没事,反正这些个东西要么我也得仍。”说着孟浪便搬起了桌子。
看了看从孟浪家扔出来的家具,宋大妈犹豫了一下道:“这箱子也给我吧!正好我家箱子年头太长了,都让虫子给嗑坏了。”
“那行。”
孟浪将木头箱子放到桌子上,搬着桌子跟着宋大妈往家走。
这要是别人,孟浪虽然也会送,但绝对不包送,但宋大妈就不一样了。
她年轻的时候,丈夫去城里打工出了事故,虽然拿到了赔偿款,但也正是因为那场事故,宋大妈的老伴离开了人世。
这对于宋大妈一家来说宛如晴天霹雳一般,家里失去了唯一的劳动力,对一个农村家庭来说,可以说是致命的打击。
而他家出事的那年,女儿才12岁。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她女儿黄玲玲还是孟浪的同班同学,而且还是同桌。
当年为了这件事情,害的黄玲玲差点没退学,为此自己还担心了好一阵子。
幸好最后并没有影响到她的学业,两人一起上了初中,巧的是还上了同一个班级,初中三年做的依然是同桌。
后来初中毕业后,自己因为家庭的变故而辍了学,黄玲玲则是顺利考进了省重点高中,后来上了大学,成为了村里为数不多的大学生。
虽然不知道宋大妈家这几年是怎么熬过来了,但一个人拉扯女儿本就不容易,还供着女儿读了大学,就更不容易了,自己能帮一把就尽量帮一把。
一路搬着桌子来到了宋大妈家,孟浪的心里不由得便是一阵不是滋味。
虽然大河村属于贫困村,但村里人基本上也都盖上了砖房,再看宋大妈家,依然是茅草房。
由于年头太多的缘故,已经是相当的破旧了,也只是勉强能住人罢了。
将桌子搬进院子里,孟浪就看见前面一群母鸡‘咕咕’的叫着,跑了过去,后面还跟着一群走起路来一摇一摆的鸭子。
这画面又让孟浪想起了收购笨鸡、笨鸭子的事。
孟浪将桌子搬进屋里,果然看到她家的桌子不知道什么原因已经瘸了腿,看样子很像是耗子嗑的。
也难怪,宋大妈开口跟自己要这桌子。
孟浪又帮着宋大妈把箱子搬到炕上,不由得问道:“大妈,我看你院子里养了挺多的鸡鸭……”
听到孟浪提到这个,宋大妈不由得叹了口气,“哎,这两年已经少很多了,我家玲玲争气,上了大二之后,就不怎么管家里要钱了……我这身体也不咋好,干不了太重的活,就只能养些鸡、鸭来卖,维持生活这样子。”
“那你这鸡大概一只能卖多少钱?”孟浪问出了最想问的问题。
“这个不好说,每年的价格都不一样,每隔几个月,就有贩子来收。这鸡能比市场上卖的那些贵些,不过一只鸡一般也就能卖个三四十块钱。”宋大妈想了想,说道。
“那你这一共养了多了只?”
“大概能有100多只,这前院跟后院都是,还有些跑出去没回来的。对了孟浪,你问这个干嘛?”
“没事,我就是问问!大妈,这些鸡我要是以90一只收的话,你卖不?”
“你说多少?90?”
听到孟浪的话,宋大妈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连声音都提高了一个八度。
“大妈,您别激动,我认识一个朋友,家里是开饭店的,我的菜就是卖给她的。”
“她那饭店笨鸡的进货价是90一只,所以我最近打算帮着她在咱们村收点,顺带着赚些外快。”
孟浪本来也是实在人,加上知道宋大妈不容易,也就没藏着掖着。
“这鸡你按90一只收购,那你岂不是赚不到钱了?这可不行!”
宋大妈说着还摇了摇头,这种损事她可做不出来,“都是乡里乡亲的,你还送给我这么多东西,你要是真想要大妈这些鸡呀、鸭呀的,你那朋友也不嫌弃的话,能给60,大妈就感谢你了。”
“哎!大妈,我跟玲玲是同学,也是同桌,怎么能赚您的钱呢。更何况您这也不富裕,所以收您家的鸡、鸭,我都按照原价收就行,一只笨鸡90、一只鸭子120。反正运费也是我朋友出。”
看到宋大妈还要推辞,孟浪赶忙道:“大妈,你就被跟我客气了,给您这个价,您只要别对外面说就行。另外大妈,我这还有个事想请您帮忙呢!”
“啥事你就说吧,只要我老婆子能做到的一定帮忙。”
听到孟浪坚定地语气,她也就不拐弯抹角了,因为她确实需要钱。
“其实也没啥!就是看您这院子够大,现在养了100多只家禽还这么敞亮。这几天我正在为收购过来的鸡鸭啥的没地方放犯愁呢,你看这不是……”
“你是想把收购过来的鸡鸭放在我这寄养是吧?没问题,只要你提供饲料,短时间帮你养几天还可以,时间长了可不行,出事对大家都不好。我这院子前后院地方有的是,多了不敢说,500只左右我还是管的过来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