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天,自婚宴那天聚会后,许久不与她联系的张涛忽然在MSN上主动给她发了一条私聊信息,两人先瞎贫了一会,随后又说了些两公司间合作的公事,结尾时,张涛竟忽然带出了一句与张依思有关的内容,随后互道“再聊”。
云烟起初不觉得张涛前后跟自己聊的内容有什么异常,但等关掉对话框的瞬间,忽地又感觉这次张涛隐隐有些奇怪,可具体哪里奇怪,却一时也说不上来。
炎夏蝉鸣,不眠不休地在某些树枝上哼唱着拖沓而单调的旋律,将整个世界拖得没精打采。
可能是因为天气,所有事物都因高温而变得迟缓,包括忙碌的工作也是,云烟难得偷闲地翻阅着一些具有可爱宝宝照片的网页,婚后,原本有严重孩童恐惧症的她,开始莫名其妙喜欢上了一些与孩子紧密相关的东西:宝宝照片、儿童玩具、少儿节目,甚至奶粉。
如果世界上的人们,每一分每一秒都是在不断地处理各种各样的人生问题,从而不断地证明自己生存价值的话,那么选择与思考的发生,就会像是宇宙行星的公转自转一样稀松平常。
天气好热好热,天下的世界好像是冰激凌做的蛋糕,要被这灼热的温度烘化了。
休息对于现代人来说似乎已经完全晋升到了奢侈品的级别,它无关于社会是否提供了公休或节假,那种停留在生理上的不忙碌,它更关键的在于,人们由于惯性而停不下来的忙碌心态。
举个例子,沈娜虽然已经赋闲在家好些时间,但她真正意义上的休憩却只有那段与家人在肯尼亚旅行的日子,而在那之后,随着休闲时间的不断累加,她的心里反而变得比上班时期相较而言更加焦躁。这天,当她看见一则关于移动互联网时代已经到来的报道,那一刹那,她似乎感到自己一下与这个她只阔别了不足半年的行业领域,好像相差了一世纪那么久。
该去工作了。——沈娜想,于是她登陆到了她已许久未用的招聘主页,向简历中更新起她这些年月所未记录的工作经历。
等沈娜把所有在华讯科技的从业经验填写完毕,并按下保存的那刻,一个念头忽然充斥了她的整个大脑——创业。
这只是一个一闪即逝的念头,对于那些她曾经历、并颇感压抑的打工历程,她忽然不想再做受人牵制的受雇者,这次她想尝试着去做一个为别人提供舞台展示能力的雇佣者。更重要的,她希望自己能成为主宰自己梦想的主人,而不是附和着别人去堆砌那些不为她左右的设想。
她将她的想法告诉了父母,父母的评价褒贬不一,沈父把持着一贯对女儿追寻梦想的无限支持,而沈母则似乎有些处于亲人对子女的庇护而保有的消极反对。
“这是件大事,你该自己考虑清楚,而不是凭一时头脑发热,就去草草行事。创业两个字背后的责任,可不仅仅在于一个内心的冲动而已。”只是虽然二老把持的态度相悖,对于女儿想法的理解却保持着相同的说法。
沈娜觉得再三思一下也是应该的,毕竟单干,不是光凭嘴上说说那么简单就能成功的空口白话,它需要准备和具备的因缘还有更多。
等沈娜后来看到云朗,开始对他说起自己想创业的想法后,她才发觉,一些起因简单的决定,往往连带出来的影响会更加千丝万缕。
知道沈娜想要创业的那天,云朗没有即刻评价什么,他没有表达支持,也没有隐射唱衰,只是说他没有预料到沈娜会告诉他这样的一个消息,自己一时还不知如何表态。
沈娜心里则也像是老式吊钟一样,摇摆不定。
她从没有过创业经历,对于成立一个属于自己的公司也一无所知。只是一股翻涌心头的期待,化成了推动她想法的助力,叫她不住的想要去挑战这个她似乎毫无把握的全新人生。
沈娜开始搜寻有关创业的系列信息,如何注册公司,创业具备要素,总之,在她付诸行动之前,她不想将时间白白浪费在纠结“自己要不要去做”这样毫无建树的思考上。
机会总是给有准备的人,而这个准备,就需要当机立断的去行动,才可得以步步完善。而准备与思考同时并行,或者可以提供给自我决心一些更有力的证据。就好像一句老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
张涛的生活渐渐恢复正常。当那段被张依思搅得张牙舞爪的时光已相去甚远,他的单身生活又重新返航,一个人上班下班、独享整间房子、清静的耳根,很自在,只是这自在忽然涂上了冷清的基调。
今天是周末,张涛没有计划出门,关键他也不知到出去能做什么,跟谁出去?往常可以一同厮混的兄弟,都已经身为人夫或已身为人父,没有人可以再来陪他排解寂寞。所以就一个人窝在家里握着那个自己重新掌控的遥控器,漫无目的的跳台。只是为跳而跳,他真的不知想看什么,于是在把所有频道都挑了一遍,暗怪了一下现在电视台节目都太次后,起身回次卧开始上网。
对,次卧,张依思走后,张涛没有搬回那间本来属于他的主卧,他也不知道为什么,只是潜意识里,不知何时已经把那房间“送”给了张依思,送出去的东西,他不太能记着有一天会拿回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