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没可能?”
柯南放心了,“我还以为boss冷冻了。”
如果乌丸莲耶死后被冷冻,随时都能融化复活,那多惊悚。
安室透也觉得可怕,联想到他从没见过boss,就更可怕了。不过他生物知识不错,说就算解决了结晶问题,那还有脱水呢,高盐溶液同样损伤细胞。
灰原哀摇头:“你们庆幸的太早了。”
教室里,冷冻复活的命题让学生们活跃起来。
之前提问过的戴眼镜男生,略一思索给出了相同的答案:水。
新出智明微微一笑,说这确实是最大阻碍,冰晶对人体细胞的破坏是不可逆的,细胞内液、血浆、组织液、淋巴液……水是人类体液的最大组成成分。
马上有人反驳,说木蛙可以忍受零下十几度的低温,即使冷冻整个冬季,春天依然可以复苏,但马上有人反驳他的反驳,说冷血动物与人类不能一概而论。
“木蛙体内有一种结合蛋白,可以与冰晶结合。”
眼镜男生显然是渊博的学术派,“这正是木蛙适应冷冻的关键原因之一。”
那说明人体冷冻不可行咯?底下顿时嘘声一片。
原本以为是很酷的科学幻想,但没办法做到,岂不就是痴心妄想?
一半的学生开始后悔,早知道刚才就跟他们溜了……还以为能见到点有意思的事。另一半的学生,一半是因为新出智明的颜值留下的,一半是真心对这一课题感兴趣,他们之中不乏有了解这一技术的人,对所谓的嘘声尤其不屑。
柯南猜不透组织用意,但注意到有人很失望。
那个对实验很关注的眼镜男生,柯南只能看到他垂头的侧脸。
“这个阻碍已经得到解决。”
新出智明清淡的声音将众人的思绪拉回来。
他按下遥控器,幻灯片跳转,蹦出一张试管婴儿胚胎图。
学生们有如醍醐灌顶,“对啊,冻胚!”
早在上个世纪,试管婴儿的冻胚技术就成熟了,在零下一百多度的环境下冻好几年,再移植到母体子宫中正常发育成长的事例都有,他们一时没联系起来。
毕竟是帝都大学的学生,一点即通。
眼镜男生举手,说与冻胚类似,可以用一种不会结晶的液体替换血液。
新出智明微笑,说这正是上个世纪的科研方向。
上个世纪,那么早么,这就有点意思了。很多学生竖起了耳朵。
“我好像听说过。”柯南有点印象。
虽然他只是个高二学生,但兴趣广泛,视野开阔……隐约记得在夏威夷的时候,看过相关趣闻,现在新出智明的话正在打开他尘封的记忆。
“老师,直接上大的吧,我知道实验在国外启动了。”
一个穿米色卫衣的男生表现得很活跃,明显对这项技术很了解。
而他的话也引起小范围骚动。
这种实验居然开始了?但为什么没有成功?
毕竟如果成功了,这么重大的事,媒体肯定会蜂拥而至。
眼镜男生似乎重新燃起了希望,挺直身体端坐,迫切想听到答案。
新出智明笑了笑,适时播放下一张幻灯片。
人体冷冻实验并不惊世骇俗,也不耸人听闻,它正逐步成为现实。
早在二十世纪中期,米国等多个国家就进行过相关实验。
第一步,在实验者刚刚死亡的时候,转移遗体到冷冻手术台,将温度降低至零摄氏度以上,同时利用心脏复苏机维持血液流动,保证血液不会凝固。
人类正常死亡后,生理活动逐渐停止,无法流动的血液会因重力沉积,导致尸体皮肤血管出现淤青,所以第一步的目的是保证血液可以顺利抽取。
第二步,在人体总动脉与总静脉插管,一边抽取血液一边灌入特制保护液,这种保护液加入了防结晶的甘油类物质,可以有效保护人体重要器官。
第三步,等人体血液被替换,再利用液氮,将遗体彻底冰冻。
整个过程都在医疗仪器的监控下进行,以备不测。
这是简化过的步骤,通俗易懂,实际操作要复杂得多。
众人聚精会神,偌大的阶梯教室安静下来。
看着看着,他们面面相觑,居然觉得这事……可行?
这下不用新出智明引导了,他们开始自主讨论,并且兴致勃勃。
有人表示怀疑,提出过程中可能遇到的种种问题,立马就有生物医学的学生出来讲解,七嘴八舌间将整个实验的面貌展现得越来越完整。
真的能做到冷冻复活么?柯南觉得像天方夜谭。
“很浪漫不是吗?”灰原哀轻声说,“即使是冻土层沉睡的标本,也会迎来复苏的那一天。”
说完她耸耸肩,“当然,现在的阻碍变成如何解冻了。”
很显然,这个问题还没有攻克。人体与胚胎不一样,它无法增值分化,如果解冻的过程中脑神经出现损伤……那么醒来的你就不是完整的你了。
上个世纪的实验志愿者仍保存在冰冻中,离他们完整苏醒的那一天似乎遥遥无期。但总不是毫无希望,有学生兴致盎然,表示以后会考虑这个方向的研究。
这时候,一个坐在前排的学生发出冷笑。
太过刺耳,太过不合时宜,让整个教室再次安静。
“就算真的能冷冻复活,那又怎样?轮得到我们这些穷人吗?”
他的话里充满深刻的嘲讽,“任何实验都离不开金钱的支持,那些亿万富翁肯定是第一批,然后是千万富翁……等轮到我们的时候,我们早就死掉了!”
这番话无疑是兜头冷水,极大程度地打消了讨论的积极性。
然而他说的是事实。呼吸机,心脏复苏机,体外循环系统,冷冻保护液,不间断的液氮……这些花费确实是普通人承担不起的,普通人活着就够艰难了。
但新出智明温和地笑了笑:“那么请加快脚步吧。”
他看向那位同学的手机,说世界上第一部便携手机是摩托罗拉 DynaTAC 8000X,它上市于1983年,通话时间仅有半个小时,当时的售价高达4000美元。
但是在三十年后的今天,手机早已成为人手一块的必备品。
这个简单的例子冲淡了教室的尴尬气氛。
喜欢柯南盘点:从琴酒变小开始请大家收藏:(064806)柯南盘点:从琴酒变小开始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