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康点点头说:“王爷那边是什么命令,还让楚公子您亲自跑一套。”
“也没比的事。”楚希望说,“安江王的意思是,要王家每年再分出两成的利润。”楚希望说完留意着王康的脸色,楚希望是一个生意人,知道做哪行生意有多少利润,楚希望听楚王说时便知道这对于王家来说确实有些为难。果然,王康听了神色凝重,一言不发,楚希望便问:“怎么,王叔觉得为难?”
王康以为楚希望是这话是在要挟他,“扑通”一声跪在楚希望面前,楚希望看了他一眼,说:“王叔这又是何故?”
“求楚公子帮我向王爷求求情,要是我王家再让出两分的利润,我一家老小就没法养活了。”王康颤抖着声音说。
楚希望看着王康也算坦诚,确实,如果让王家再让出两城利润,恐怕王家连佣人的月钱都要紧张了,虽然王家接管了楚家很大一部分的生意和客商但也经不起这样的敲诈。于是楚希望扶了王康,对他说:“王叔这是为难我了,这既然是安江王的意思,我只有传达的份,如果还帮着你求情,那安江王就要怪我办事不利了。”
王康无奈抬了口气,说:“不是我太自私要为难楚公子,不瞒您说,我现在所有的收入几乎都是给了王爷,实在是力不从心了。”
“这话我可不好向王爷转达。”楚希望的眼睛看到王康的书房之中放着一本《西厢记》,那是韩雪最爱看的书了,都看了还几次都不觉得烦。往日的情景在脑海中重现,那时楚家产业大,楚希望总是要每天处理好多的账本,有的时候都要到夜里两更,韩雪总要陪着他,让她先去睡都不肯,就在楚希望的身旁看《西厢记》,登出希望处理好账本,抬起头来就到韩雪已经趴在书桌上睡着了,衣裳袖口还被墨汁给弄脏了,楚希望只好无奈的抱着她回房。
楚希望不禁拿起那本《西厢记》翻看,王康在一旁哀求着说:“楚公子,就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救救我吗?”
楚希望把书给放了回去,看了一眼王康,王康和自己的父亲年纪相仿,楚希望确实有些不忍心了,便来回在房间里走动,仔细思考了一番,王康见楚希望不说话,也在一旁静静的呆着。楚希望也没有其他的办法,作为一个商人,他最擅长的事就是赚钱,于是便对王康说:“要下正是王爷那边急需要用人的时候,这钱的事万不可耽搁,王叔唯一的办法就是多赚一点钱了。”
王康听了知道这钱是不拿出也不行了,于是哭丧着一张脸说:“是这个理没错,可眼下哪有什么生意是能够来钱快的,这安江这几年的生意也不好做啊。”
其实楚希望想到的是刚刚王府里的下人拿给他吃的那个点心,便说:“刚刚你家的管家给我拿了一些茶点,说是京中时新的点心,我觉得不错。”
王康不明白楚希望的意思,漫不经心的回答:“楚公子要是喜欢的话,等一会您要走的时候就让厨房给您拿一些带走。”
楚希望马上就否定了王康的意思,说:“王叔你误会了,我并不是特别喜欢那个点心,民以食为天,王叔就不想想买点别致的吃食。”
这样一说,王康是明白了,说:“我原本是想这家里人食用,未曾想过。”
于是楚希望又说:“京中时新的点心,王家是安江的富商才弄得到那制作的方法,别说死安江的寻常百姓了,就是一些做官的大人也未必是尝过的,既然你家厨房的师傅已经学得了制作的方法,王叔还怕没有财路吗?”
王康思考了一会儿,又说:“食物本就利薄,制作这点心,对食材的要求又极高,这成本也是很大的。”
“成本高,那就把价格定高一点。”楚希望祖祖代代经商,从不弄虚作假,但也一直坚持一分钱一分货,作为商人,好货自然是要留给慧眼识珠的人。
王康还是有顾虑,说:“安江百姓不及京城中那些百姓富裕,这价格高了,怕没几个人会有那个闲钱购买。”
“物依稀为贵,王叔从商这么多年不会不懂吧?”楚希望已经有些怒了,也明白为什么王家在生意场上一直不如楚家,作为商人,太过保守并不是一件好事。楚希望又说道:“这各地的百姓,不都在效仿京城中的百姓的吃穿吗?只要是京中的点心,不管是不是特别好吃,不管价格高低,也会有很多百姓会去争相购买,安江的百姓那么多,王叔还怕赚不到钱吗?”所有的百姓都以为京中百姓用的就是最好的,本来,在天子脚下,经济繁荣,机会多多,人才济济,可不都是最好的。
“楚公子说的有理。”王康笑着说,“多谢楚公子的提点了,没想到楚公子还深谙这经商的门道。”
楚希望不想自己的身份有任何的被怀疑,于是说:“王叔过誉了,在安江王的身边,多的是会办事的人。”
王康笑笑不说话,楚希望便起身对王康说:“王爷的意思我也带到了,也算给你提了一个法子,至于用不用就看您自己,那在下就先告辞了。”
“多谢楚公子的提议,这法子我是一定会用的,还望公子以后再生意上也多多提点。”王康说。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