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药物?
如果有人回答说是治疗疾病的,那只能算答对了一半。
药物的概念还包括预防疾病。
永俊打算继续开展利用干细胞治疗神经系统疾病的研究,但考虑到这可能需要很长时间,他决定现在就要在医疗健康领域有所行动。
医疗健康领域的核心关键词是益生菌。
人体肠道内生活着近1500种微生物,它们的遗传物质总量是一个人的150倍。
这些微生物通过遗传物质表达出的大量生物材料,以微孢子形式释放,然后重新被人体吸收,并通过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
如果说它们对人体没有影响,那才奇怪呢。
幽门螺杆菌是生活在胃里的一种微生物,众所周知,它会导致某些人患上胃癌,这已经是广为人知的事实。
因此,罗氏公司推出了“幽门螺杆菌项目”,声称这是一种能消灭幽门螺杆菌的益生菌饮料。
幽门螺杆菌最为出名,但每年都有关于胃部微生物与癌症关系的研究报告。
最近发表的一篇论文发现,变形菌门和放线菌门的某些菌种可能引发胰腺癌。
这充分表明,肠道微生物确实能够促进或抑制癌症的发生。
虽然这不是癌症发生的唯一原因,但无疑是重要原因之一。
然而,这些发现尚未得到深入研究,也未广为人知。
因此,即使有新的益生菌产品问世,购买的人也不多,从公司盈利的角度来看,这并不理想。
单从赚钱的角度来看,短期内开发一种新的抗癌药物可能更有利可图。
但是,那些为人类健康而奋斗的研究员,难道不应该向公众展示益生菌的潜力,并向市场提供优质产品吗?
在预防疾病方面,益生菌可能比干细胞对人类健康的贡献更大。
……
“……AG公司的益生菌产品在罗氏公司的活性乳酸菌素上市后,利润持续下滑。”永俊说道。
来自健康食品部门的五位研究员,包括部长崔明俊,在看到永俊展示的图表时,都尴尬地清了清嗓子。
第六实验室的会议室里正在召开一个跨部门会议。
来自生命创造部门的永俊是此次会议的发起者,还有拥有益生菌研究经验的高顺烨和朴东贤,以及部门主管千智明也出席了会议。
健康食品部门规模更大,有大约二十人,但这次只有专注于益生菌研究的崔明俊、徐允珠和三位新成员出席。
永俊说:“说实话,我认为市场份额的流失不是健康食品部门的错。我们的产品和罗氏的产品差别不大,对吧?这更多是营销上的失败,而不是研究员的错。”
“但如果我们开发出更好的益生菌产品,我们就能打败罗氏。”千智明补充道。
“但益生菌已经发展到极致了。我们现在无能为力。”崔明俊像是发泄不满似地说道。
“就像柳博士说的,我们的产品和罗氏的相似,对吧?这是因为我们已经把益生菌研究到了极致。科学界已经分析了人体内的一千种肠道微生物。没有更好的产品了。”
永俊摇了摇头。
“我们现有的产品肯定存在问题。如果我们能找到解决方案,就能开发出更好的产品。”
“什么问题?”
“首先,最大的问题是:即使你服用益生菌,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也不会轻易改变。这是因为已经存在的微生物数量庞大,且势力强大。”永俊解释道。
肠道微生物就像老卫兵,先建立自己的地盘,然后杀死或赶走后来者。因此,即使服用大量益生菌,肠道微生物的组成也不容易改变。
“实际上,在最近发表在《细胞》杂志上的一篇论文中,有研究提出,服用的大多数益生菌都直接被排出了体外,因为很难去除已经在那里建立的微生物。
如果我们不使用根据个人情况定制的益生菌,就很难在肠道内建立菌群。”
徐允珠突然举手发言。
“我在想,我们能不能为婴儿制作益生菌配方?我很久以前就提出过这个想法。柳博士,您觉得怎么样?”
刚出生的婴儿肠道内没有任何微生物,因为母亲的子宫是无菌环境。女性**内有很多微生物,但它们无法轻易侵入子宫。
基本上,人类从出生那一刻起才开始接触微生物。因此,最好的计划是在婴儿时期就帮助有益微生物在体内建立菌群。
“但这很危险,”永俊不同意,“徐研究员,你这个计划不错,但给他们服用益生菌——大量细菌——可能有害,因为他们免疫系统较弱。即使这些细菌是有益的。”
“那我们就没有好计划了。”崔明俊说。
“那么,按照老计划,我们只能长期服用益生菌,让它们在肠道内争夺一席之地。”
“或者,我们可以用抗生素消灭肠道内现有的微生物。这很暴力,但理论上是可行的。”健康食品部门的一位成员补充道。
永俊打断了他们的对话:“别这么做。也许我们应该换一种细菌菌株。”
“菌株?”
研究员们都瞪大了眼睛看着他。
“有一种菌株叫克洛罗托尼斯·利穆维图斯。我们就用这种。”
“那是什么?”
“这是一种通常生活在火山土壤中的细菌。苏门答腊岛锡纳朋火山附近的土壤中应该有很多这种细菌。”
永俊事先已经查好了这种菌株的信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