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现言 > 百里千刀一斤漆 >

百里千刀一斤漆 序

作者:猫熵 分类:现言 更新时间:2025-10-11 15:34:13

这是一种拥有七千多年历史的中国非遗,明明创造于中国,却被外国人称为“Japan”,身价不菲的它,曾在拍卖会上以过亿的价格被人珍藏。它悠久的历史可追溯到商周战国时期,其珍贵程度上至宫廷文物,下至平民百姓的十里红妆,乃至日常生活都一定会有它的身影,它就是漆器。

漆器就是将大漆这种液体,涂在器物上的工艺。关于漆器这一工艺,在中国的历史上有着浓墨重彩的痕迹,在祖国这片辽阔的土地上,无一处不到,它以精湛的工艺闻名遐迩,其美观性和实用性兼具的设计更是让人心动。

历史上留下的漆器,是绝对的有迹可循,且历朝历代多多少少都是有实物流传至今,现今或存于博物馆、或私人收藏,也有部分由于战争原因流失海外,但它们都是我们的先辈遗留下来的珍贵的财富。

商代的漆器虽没有出土具体的实物,但是在殷墟武官村大墓发现了许多雕花木器印痕,考古学家称为“花土”。它是在木器上雕花,然后涂上朱红色的漆色,后因木器腐烂,这种朱红色漆印在夯土中就成了“花土”。

周代的漆器在商代的基础上有了新的发展,首先在**X市上岭虢国墓中发现了漆器,且器形有豆和盘两种,都是仿制铜器的。这时的漆器也需要符合礼制的规定。例如《春秋.谷梁传》中所录“天子丹(朱红色),诸侯黝垩(黑白色),大夫苍(青色)”等记载,说明在当时漆色也逐渐丰富起来。周代漆器工艺非常流行的一种装饰手法是用蚌泡作为镶嵌。这种蚌泡镶嵌,实际就是现今漆器中螺钿的前身。

战国时期十分重视漆树的栽培和生产,由于大量的种植,漆工艺的兴起,部分生活用品,开始由漆器来代替。漆器具有它独特的优点,体胎轻便,适于使用,光色美观,进行装饰不受太多的局限,而可获得较理想的艺术效果,且具有防腐防潮的物理性能。

在战国生产的基础上,漆器到汉代得到了很大的发展,从而达到了鼎盛时期。汉代的漆器制作,主要从实用出发,会考虑到使用的方便,放置的容积,以及图案纹样的多样统一,富于装饰性,也体现了当时卓越的设计思想。

六朝时期的漆器,虽然从产量和生产规模上看,都不如汉代发达,但在漆器的制作技术方面,仍然有着不俗的成绩,这个时期漆器较为突出的有夹纻造像、斑漆和绿沉漆几种。

隋唐,尤其是唐代时候的漆器得到了继续发展,俨然列为税收实物之一,且为了适应封建经济上升期对于物品富丽辉煌的艺术要求,其制作方向已转向华美的装饰方面发展,漆器的品种也有所增加,除了原有的金银平脱、描金、螺钿、夹纻等外,新创了雕漆。

宋代的漆器工艺发展,不仅是官方设有漆器生产的专门管理机构,民间制作漆器也非常普遍。宋代的漆器品种有金漆、犀皮、螺钿、雕漆等。宋代漆器同宋瓷一样,更多的是以造型取胜,多数漆器朴素无华,而突出了器物本身结构比例的韵律美。

元代的漆器曾有过较大的发展,其制作过程非常复杂,着名品种有雕漆、戗金、螺钿等。

明代时漆树的种植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各地产漆的省份,产量都有增加,尤其在永乐时期,还开设了“果园长”,为宫廷服务,专门制造各种漆器。着名的制漆家黄大成,总结漆艺生产的创作实践经验,写成了《髹饰录》一书,是我国现存唯一的古代漆艺专着。

清代的漆器在全国各地继续发展,并且逐步形成了各制作中心及地方特色。如BJ的雕漆、扬州的螺钿、福建的脱胎等。在BJ,清代宫廷工艺继明代果园厂,设立造办处漆作,从事漆艺的专门生产。而且清代漆器对欧洲的影响很大。18世纪英国着名家具工艺家汤姆.齐平特,曾以中国漆器家具为蓝本进行设计,风行一时,被称为“齐平特时代”。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里,漆器的身影可谓是无处不在,而各种工艺的兴衰,一是基于社会的和生活的原因,二是工艺材料也具有决定的因素。在漆器的领域里,已逐渐形成了宫廷工艺和民间工艺两个体系,为不同的对象,生产各不相同的艺术风格产物。前者繁缛富丽,独具匠心,后者淳朴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各种不同的品种,流传至今,在当今漆的研究领域中,如何将前者进行改造和转化,如何将后者进一步发扬和创新,是目前所面临的一个实际问题,需要我们后辈去芜存精,认真探索。

喜欢百里千刀一斤漆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百里千刀一斤漆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