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古言 > 小杨工,你妹喊你回家吃饭! > 第216章 生路

小杨工,你妹喊你回家吃饭! 第216章 生路

作者:七阕白 分类:古言 更新时间:2025-10-11 03:32:19

车轮碾过维扬县城熟悉的青石板路,发出沉闷而规律的声响。深秋的维扬,褪去了夏日的喧嚣,运河的水流平缓,两岸垂柳叶已落尽,枝条在萧瑟的风中轻摆,透着一股洗尽铅华的静谧。

“去杨公祠。”杨菀之对车夫吩咐道,声音平板,听不出情绪。

柳梓唐侧目看了她一眼。他知道她心中绝非平静,只是她惯于将汹涌的情绪深埋于平静的表象之下,如同钱塘江看似平静的水面下暗藏的湍流。杨公祠是她父亲杨冰的祠堂,那里摆放着的是她父母的灵位。它坐落在运河畔,青砖黛瓦,庄严肃穆。

马车在祠前广场停下。祠门敞开,可见院内古柏森森。门楣上悬挂着“杨公祠”的匾额。

出乎杨菀之意料的,杨公祠的香火竟然很是兴旺。祠堂门口来来往往好些个拜谒的百姓,他们个个神色虔诚,手上都捧着瓜果鲜花。杨菀之拦下门口的门童问道:“这位小先生,敢问这杨公祠,香火竟如此旺盛?”

那门童“哟”了一声,熟络道:“大人您是从外地来的?看您这就是有所不知了,这杨公祠供的啊,可是仁恩公杨冰啊!”

杨菀之素来低调,但今日却是穿着官服来的杨公祠,无它,只是希望让父亲看看,他的女儿如愿成了冬官,坐在了他不曾坐过的位置。门童不认得她,却认得冬官的官服,接着道:“大人您也是冬官,应当是知晓杨大人的故事的。咱们维扬县的百姓啊,可爱戴他了!”

杨菀之轻笑一声,并未回应。这时,一位穿着整洁布衣、须发花白的老庙祝迎了出来。他伸手在门童的头上敲了一下,小声呵斥道:“蠢材!讲得倒是头头是道,你也不想想当朝能穿上这一身衣服的女官是谁!”

训斥完门童,庙祝连忙转向杨菀之,神情恭敬:“杨大人回来了!快请进。您要回来也不提前说一声,我这就让人将香客都请出去。”

“这倒不必,只是回京路上经过维扬县,想着我这不孝女这么多年都未曾回来过一次,总得来看看。”杨菀之微微颔首,迈步踏入,“这位小先生也是无知无罪,还请庙祝不要怪罪。”

“哎,好、好。”庙祝闻言,赶紧点头哈腰地跟了上去。

因为杨菀之穿着冬官官服,庙祝又跟在她旁边毕恭毕敬,一路上倒是有不少香客投来目光。但碍于官家的威严,到底还是都远远地绕开了。

“阿爹生前节俭,也一直教导我们姊妹二人勿要骄奢淫逸。百姓的供奉虽然是难得的心意,但还希望庙祝能妥善处理。”杨菀之望着跪在杨冰像前的百姓,不由提点了一句。

庙祝心领神会,立刻道:“杨大人放心,圣人有令,杨公祠所得的香火供奉,除去咱们祠内几人的开销之外,余下的,都是扬州地区的工程用款。我们的司簿都记着呢,大人您不放心的话,我让人拿来给您查。”

“给我就不必了。我一个冬官,看不懂那些。”杨菀之笑着摆了摆手,“什么人做什么事,账册还是可以看一下的,让柳大人去便是了。”

“啊……瞧老朽这眼力见,真是有眼不识泰山,没想到这位竟是柳大人……”

祠堂正殿宽敞明亮,正中的神龛上,供奉着杨冰的乌木灵位。灵位前香烛长明。殿内两侧悬挂着描绘杨冰生前主持大小营造的壁画。最醒目的是神龛上方悬挂的一块旧匾,上面是杨冰生前常说的四个大字:“垒起生路”。字迹朴拙有力,饱经岁月。

杨菀之的脚步在殿中央顿住。她的目光锐利地扫过父亲的灵位,最终定格在那块“垒起生路”的匾额上。她的背脊挺得笔直,下颌微微绷紧。柳梓唐能感觉到她瞬间的僵硬,仿佛在对抗着什么无形的重压。他无声地后退一步。

杨菀之没有走向蒲团跪下,而是站定在神龛前约三步的距离。她整理了一下因长途跋涉而微皱的官袍下摆,动作一丝不苟。然后,她对着父亲的灵位,深深一揖,行了一个极其标准的官礼。姿态端正,如同在朝堂上面圣。

“阿爹……不,父亲在上。”她的声音响起,清晰、平稳,没有一丝颤抖,甚至带着一种公事公办的冷静,像是在向上级汇报重要工程的进展,“女儿杨菀之,携婿柳梓唐,自杭州府返京述职,途经维扬,特来拜谒。”

她顿了顿,目光从灵位移到那块匾额,再移回灵位,眼神专注而肃然。

“禀告父亲:杭州府钱塘江扞海石塘营造工程,已于八月十七日全线合龙。工程采用竹笼装石、密打木桩、特制灰浆加固之新法。八月十八日,大潮如期而至,石塘经受冲击,主体结构完好,缓潮带有效分流潮水,沿岸村庄田亩,无一受损。工程已成。”

她的语速不快不慢,每个字都咬得清晰,陈述着冰冷的工程事实,没有渲染,没有抒情。仿佛只是在陈述一项工作的最终成果。

“此次营造,规模浩大,动用工役十万余。期间曾遇七月三十溃堤风波,幸得杭州府府尹窦涟大人主持大局,以射潮之举平息民怨,更得冬官署同僚吴诗雅、苗凤仁、左巍威等人戮力同心,司徒使柳梓唐竭力筹措钱粮物料,终得以在期限内完成。”她继续汇报,如同在念一份详尽的奏章,“工程所用之法,部分承继父亲当年教导之‘根基稳固’要义,亦有因地制宜之改进。灰浆配方,乃女儿与冬官署同僚反复试验所得。”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