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族》传播到了学生群体当中,就好像一尾原本只在深海游弋的龙鱼,忽然闯入了温暖富饶的珊瑚礁。
校园这个由青春、好奇心和过剩精力构筑的世界,成了它最如鱼得水的舒适区。
在这里,它不再是书店货架上等待挑选的商品,而是化作了课桌抽屉里心照不宣的秘密,是晚自习时在作业本掩护下流淌的暗河,是宿舍熄灯后在被窝里闪烁的微光。
当然,也是一个个黑圆圈和一张张惨不忍睹的试卷。
那些被公式和定理占据的年轻大脑,太需要一片可以纵情想象的旷野;而那些被考试排名所定义的价值,也渴望在“血之哀”的共鸣中找到另一种认同。
于是,路明非的怯懦与勇敢,成了许多平凡学生内心的真实写照;卡塞尔学院的神秘,恰好满足了他们对象牙塔之外世界的全部好奇;而“言灵”的设定,更是为枯燥的日常注入了超现实的浪漫色彩。
这本书仿佛自带一种独特的频率,能与少年们心跳的节奏共振。
它不需要刻意的推广,就像春风会自然吹绿江南岸,这些故事也凭借着口耳相传的力量,从一个班级蔓延到整个年级,最终成为校园文化里一个鲜活的部分。
在这片属于青春的领地里,《龙族》找到的不仅是读者,更是千千万万个正在经历成长阵痛的路明非。
也是千千万万个照见自己的“衰小孩”。
在初中,高中的校园里,最开始,只是一个班里有着那么一两本,大家互相借阅。
慢慢的,买书的同学多了起来,虽然还算不上是人手一本,但至少每个班里,都能够找出来几本《龙族》。
课间里,大家嘴里的话题也从考试成绩、公式定理或者俊男美女、娱乐八卦,悄然转变成了另一个充满幻想的世界。
大家谈论着懦弱自卑而又孤独的路明非,就像在剖析某个角落里不为人知的自己。
他们说:“我也只是个孤独的衰小孩啊!”
他们谈论着英姿飒爽的诺诺。
谈论着像狮子一样骄傲的凯撒。
谈论着只会在梦中出现出现的完美学长楚子航。
讨论着言灵的力量。
讨论着七宗罪的隐喻和藏在暗处的伏笔。
幻想着突然有一天,卡塞尔之门向自己敞开……
大学的校园里,这种情况就更为普遍。
大学生们的购买力,远远超过了零花钱少得可怜的中学生。
喜欢看小说的大学生们,几乎是人手一本《龙族》。
特别是那些自诩文艺青年的小资男女们,最喜欢在咖啡店或者茶室,手捧一本《龙族》,张口闭口就是“血之哀”……
而这些如鱼得水,潜移默化的变化,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龙族1》的销量爆了。
随着《龙族》在学生群体当中口口相传,《龙族1》的销量也开始如火箭般飙升。
据华夏书局统计,单单三月份,《龙族1》的销量,就有足足五千万!
加上二月份中下旬的销量,《龙族1》单行本的销量,居然足足有着九千万,已经接近了一亿大关!
能够有这样恐怖的销量,平行世界龙国庞大的人口基数和周硕家喻户晓的知名度固然功不可没,最重要的,还是因为《龙族》极高的作品质量,和它宽泛的受众群体。
上到四十岁中年人,下到十五岁初中生,每一个读者,都可以在路明非丰满的人物形象里,照见曾经的自己。
优美的文笔,极强的代入感,深刻的内涵,在学生们口口相传的过程中,不断地被挖掘,被发现,被讨论。
如此,才造就了这样的销售奇迹。
……
《龙族1》从2月下旬卖到3月份,足足卖了一个多一月。
华夏书局趁热打铁,在4月份,推出了《龙族2:悼亡者之瞳》。
第二部的故事前期乏善可陈,大约就是把楚子航这个完美学长的形象塑造得更加丰满,讲述了他的来时路,也就是雨夜迈巴赫的故事。
同时在芬格尔看似离谱的操作当中,小小暴露了一些能力,暗示了他的身份。
最精彩的,当然还是楚子航和夏弥的感情线。
读者们读到这里,又开始夸赞周硕的感情戏写得如此细腻。
“周硕是真的会写爱情啊!感情线丰富细腻,感觉比那什么鸳鸯蝴蝶派好多了。”
“没错没错!从《第一次》到《空姐》,再到《射雕》《神雕》《倚天》,还有《越女剑》,再到现在的《龙族》,每一部作品的感情线都不一样,但每一份感情,都写得真挚动人。”
“我愿意称他为新时代爱情的掌门人!”
“我觉得最关键还是周硕三观一直很正!从来没有写过鸳鸯蝴蝶派那种什么‘你只是失去了一条腿,而她失去了爱情啊!’这样无语的爱情观。”
“夏弥真的太可惜了,如果她不是龙王,师兄和她一定会幸福的吧!”
……
当然除了爱情,也有一些男生讨论着路明非的义气。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