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王侯世家 > 第77章 方案驳回?

王侯世家 第77章 方案驳回?

作者:白日才子 分类:穿越 更新时间:2025-10-10 05:34:19

蓝春吃完,也去皇宫的文渊阁上班了。

先在外面将马拴到指定的马桩,自然有人照顾好,接着过了两道安检,才到了文渊阁。

擦一擦桌子,泡上一杯茶,将书本摊开,接着就开始发呆。

平时就这样,大事找不到他,小事不用他做,也是无比的悠闲。

除非……

“蓝公子,陛下召你。”白知恩来传递消息。

蓝春无奈起身,问道:“在哪个殿?”

“武英殿。”蓝春听到后,出了文渊阁一路向西行。

到了后,让太监通报,才走进了武英殿,朱元璋才吃早饭,示意蓝春先坐到旁边。

“一起吃点?”朱元璋问。

蓝春听着格外的熟悉,但他已经吃过了,就拒绝了。

“臣已经用过早膳,多谢陛下抬爱。”

接下来就没怎么说话,朱元璋吃饭吧唧嘴,吃的也比较简单。

朱元璋吃饭很快,吃完随后就有宫人将东西撤下,给端了两杯茶,给蓝春一杯。

蓝春品了品,不知道是哪个地方贡献的普洱,味道还不错。

茶杯一放,蓝春就知道要讲话了,自己也不再端着茶杯。

“你那个剧院,工部看了图纸,认为的确设计的奇妙,可是吧,预算要再加个零了!”朱元璋说道。

蓝春回话:“臣知道,但臣最近研究出来了一种便宜、结实且维护成本低的建筑材料!”

朱元璋听不懂,但他知道有这种东西,蓝春的笔记上有写,可是他不相信能比的上传承千年的建筑工艺。

“什么东西?”朱元璋问。

“水泥!”蓝春自信的说。

本来蓝春担心主体架构的钢筋,在洪武年间是满足不了建筑用途的,但蓝春翻阅了近几年的铁的产量。

洪武元年(1368年),全国产铁总量高达1847.5万市斤,其中三成以上产自湖广。七年,铁总产量有所下降,但也将近905.3万市斤,其中官铁占总额的二分之一。

甚至因此而铁的产量太多,产能过剩了!后来朱元璋还关闭了一半的官家炼铁厂,对民间的进行收税,以控制产量。

蓝春觉得用个一百吨建个楼还是可以的,但是现在这主要是工艺问题,要将这生铁炼成熟铁过程有些慢。

现在制造钢铁用的是百炼锻打法,效率低,成分复杂,造出来的钢铁硬度也不够,能解决这个大问题,也不是问题。

可以用炒钢法来提升,炒钢的原料是生铁,操作要点是把生铁加热到液态或半液态,利用鼓风或撒入精矿粉等方法,令硅、锰、碳氧化,把含碳量降低到钢和熟铁的成分范围。

在中国古代还独创了在炒铁过程中反复多次锻打的百炼钢工艺,生铁和熟铁按比例配合起来冶炼的灌钢工艺,以及铸铁固态脱碳成钢的工艺;但这些工艺没有发展形成工业规模的生产。

如今,就是要让这成为工业生产流程。

“果真?”朱元璋看着蓝春,蓝春心里也没那么多的计算,直接就应了下来。

“当然。”

两人约定,待硝酸甘油研发出来,那剧院也要提上议程,就看蓝春所说能不能实现了。

蓝春出皇宫,便是快马到宝华山实验室,来验证炒钢法能不能让铁的材质更加坚硬。

当然,靠这些术士还是不够的,又让老毛给工部说,调了几个班组的铁匠来,铁匠还是比较有地位的,这还是冷兵器时代。

可现在,蓝春才发了愁,还要专门炼铁的场所和设备,比如说高炉,蓝春又遣人去问工部有没有符合的条件,这样就把工程放到工部的地盘上。

快下班的时候,才回禀了,工部有个专门为皇家打造用件的小炼铁厂,在城外不远处,可以使用。

蓝春决定明天去看看。

第二天,有工部员外郎陪同,一同去了那小炼钢厂,因为没什么任务,还是挺悠闲的。

“总共就百号人,其中铁匠只有二十人,年产量不足一吨熟铁,基本用于宫内和京城。”那员外郎介绍完。

蓝春点了点头,条件还可以,那就开始吧,蓝春将具体的过程和他说了一遍,他让在场的负责人厂长和工匠去执行。

一炉才不到百斤,经过热炉加吹碳粉,才将温度升上去,但明显到不了一千四百度,蓝春全程旁观。

又让铁匠们大量的送氧气,才勉强差不多,蓝春站的地方能感受到热浪。

如今已经是三伏天了,蓝春被汗打湿了鬓角,但看着里面光着膀子继续送碳粉的铁匠们,蓝春没有走。

那员外郎和厂长也只能在旁边陪着。

半个时辰,第一炉的铁水流了出来,铁匠按照蓝春指示开始搅拌,同时继续加温,让里面的杂质和其他成分析出或者燃烧掉。

之后再进行第二次熔炼,再次成铁水,反反复复,才一体成型,成了十来米的钢筋,最后再用植物油进行淬火,增加硬度和耐磨性。

待彻底冷却下后,才开始试验,古代用的测试法就是用另一个高硬度的刀去劈,通过痕迹来表示硬度。

这里用的是大明制式军刀,很明显,只能出现一道白痕,十分顺利的成功了!

蓝春也很高兴,这就代表了以后钢筋混凝土成了土木工程的主旋律,高楼大厦不是梦。

还有水泥的研发,已经开始了,蓝春设计的剧院将成为大明第一个现代建筑。

下午,蓝春就让那员外郎带着那根钢筋回工部了,看看能不能运用到其他地方上,或者大规模生产。

蓝春则回到实验室,亲自开始和水泥,打灰!先把普通混凝土配比给实验出来,再看看能不能有其他的。

蓝春这几天就什么事也不参与,一心一意的打灰,而那钢筋,很快就引起了工部的判定,如此还真能提高产量和质量。

但并不重要,明朝此时已经居于领先地位,不再需要怎么样改革了,太过于无敌,就有些没了向前的动力。

在宋朝中国铁产量达到15万吨,而1788年的英国不过7.6万吨而已,宋朝是工业革命前的英国几乎2倍。

所以,技术才真正是工业的第一位。

喜欢王侯世家请大家收藏:(064806.com)王侯世家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