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王朝的腐朽 > 第三百三十五章 晋景公(九)

王朝的腐朽 第三百三十五章 晋景公(九)

作者:立日耳 分类:穿越 更新时间:2025-10-10 00:01:09

晋景公十四年,即公元前五八六年,春,赵同、赵括(此二者皆为赵盾之子,赵婴齐之兄也)把赵婴齐放逐到齐国。

赵婴齐表示,有我在,所以栾氏不敢作乱,我逃亡了,两位兄长恐怕就有忧患了。况且人各有所能,也有所不能,赦免我又有什么坏处。

赵同、赵括没有听从他的话。

赵婴齐梦见天使对自己说,祭祀我,我保佑你。

赵婴齐因此询问士贞伯(士渥浊),士贞伯表示,不知道。

之后士贞伯告诉别人,神灵降幅给仁爱的人,降祸给**的人。**而没有收到惩罚,这就是福了。祭祀了,难道就没有祸乱了吗?

赵婴齐祭祀了神灵,第二天就逃亡了。

夏,荀首到齐国迎接齐女,鲁国叔孙侨如在谷地给他赠送食物。

梁山(古山名,今陕西韩城)崩塌,晋景公用传车召见伯宗。

伯宗在路上碰到一辆载重物的车,让它避开,表示,避开传车。

押送重物的人说,与其等我,不如走捷径来得快一些。

伯宗问他是哪里人?答,绛城人。

于是伯宗询问他绛城之事,他说,梁山崩塌了,国君打算召见伯宗商量。

伯宗便问,准备怎么办呢?

押送重物的人就说,山有了腐朽的土壤而崩塌,又能怎么办呢?国家以山川为主,所以山崩川竭,国家就要为它减膳撤乐,穿素服,乘坐没有彩画的恶车子,不奏音乐,离开寝宫,陈列献神的礼物。太史宣读祭文,以祭祀山川之神。就是这样罢了,就算是伯宗,还能怎么样呢?

伯宗想要带着押送重物的人去见晋景公,它没有同意。

于是伯宗就将他的话告诉了晋景公,晋景公听从了。

六月,郑悼公派公子偃到晋国求和。

八月,郑悼公与晋国赵同载垂棘结盟。

冬,晋景公与鲁成公、齐顷公、宋共公、卫定公、郑悼公、曹宣公、邾国国君、纪桓公在虫牢结盟,这是因为郑国顺服晋国。诸侯商议再次会见,宋共公因为国内有乱,不参加会见。

这一年,周定王去世,他的儿子姬夷继位,是为周简王。

晋景公十五年,即公元前五八五年,春,郑悼公到晋国拜谢讲和,子游相礼,在东楹的东边举行授玉之礼。

士贞伯因此表示,郑伯恐怕要死了吧!自己抛弃自己,目光流动东张西望,走路很快,不安地坐在自己的位置上,大概不能活得长久。

三月,晋国大夫伯宗、夏阳说、卫国大夫孙良夫、甯相、郑国人、伊洛戎人、陆浑、蛮人入侵宋国,这是因为宋国人没有参加会盟。

联军驻扎在鍼地,卫国人没有加以防备。

夏阳说想要袭击卫国,就对伯宗说,虽然不能进入,多抓一些俘虏回去,有罪却也不至于死。

伯宗却表示,不行,卫国因为相信晋国,所以军队驻扎在他们郊外而不加以防备,如果袭击他们,这是丢弃信用,虽然多抓俘虏,可晋国没有了信用,用什么去获得诸侯的拥戴?

于是就停止了行动,晋军回国,卫国人却登上了城墙。

晋国人谋划离开故都绛成,大夫们都说,一定要住在郇瑕氏(姬姓诸侯国郇国国君郇瑕之后,居于今山西运城盐池之南)的地方,那里肥沃富饶且靠近盐池,对国家有利,使国君欢乐,不可以丢失它。

韩厥担任新中军将,同时也是仆大夫(掌管宫中之事),

晋景公朝罢向群臣作揖而进入内宫,韩厥跟随晋景公,晋景公站在寝宫外的庭院里,问韩厥,你觉得怎么样?

韩厥回答,不可以。郇瑕氏土薄水浅,污秽肮脏的东西容易聚集。容易聚集民众就会发愁,民众发愁身体就会瘦弱,在这种情况下就会有风湿脚肿的疾病。不如考虑新田(晋地,今天山西侯马),土厚水深,住在那里不会有疾病,有汾水、浍水来冲走污秽。况且民众服从教导,这是子孙十世的利好。深山、大泽、森林、盐池,是国家的宝藏。国家富饶,民众就会骄傲放荡。靠近宝藏,公室的财富就减少了,不能说是欢乐。

晋景公听了他的话,很高兴,就听从了他的意见。

夏,四月丁丑,晋国迁都于新田。

六月,郑国国君郑悼公去世。

晋国人命令鲁国攻打宋国。

秋,鲁国孟献子、叔孙宣伯率兵攻打宋国。

楚国子重率军攻打郑国,这是因为郑国顺服于晋国。

冬,鲁国季文子到晋国祝贺晋国迁都。

晋国中军将栾书率军救援郑国,在绕角(郑地,今河南鲁山东南)于楚军相遇。楚军回国,晋军便攻打蔡国。

楚国公子申、公子成带领申地、息地的军队救援蔡国,在桑隧抵抗晋军。

赵同、赵括想要出战,向栾书请求,栾书本打算答应。

中军佐荀首、上军佐士燮、新中军将韩厥劝说栾书,不行,我们来救援郑国,楚军离开我们,我们就到了这里,这是八杀戮转移到别人身上。杀戮不停止,又激怒楚军,交战一定不会胜利。就算战胜了,也不会是好事,整顿军队出国,仅仅打败楚国两个县的军队,有什么光荣的呢?如果不打败他们,受到的耻辱就太过分了。不如回去。

于是,晋军就回去了。

当时,晋军中想要作战的人很多,有的人就对栾书说,圣人的愿望与大众是相同,所以能够成功。您为什么不听从大家的意见?您是执政大臣,应当斟酌民众的意见,您的辅佐者又十一人,不想作战的仅仅只有三人。想要作战的人可以说是大多数。《商书》说,‘三人占,从二人。(三个人占卜,听从两个人的)’就是因为人数多。

栾书表示,同样是好事,才服从多数,好事是大众的主张。现在又三位大臣主张,可以说是大众了,依从他们,不也是可以的吗?

这一年,郑国国君郑悼公去世,他的弟弟郑成公继位。

喜欢王朝的腐朽请大家收藏:(064806.com)王朝的腐朽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