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王朝的腐朽 > 第二百五十三章 孔子(五)

王朝的腐朽 第二百五十三章 孔子(五)

作者:立日耳 分类:穿越 更新时间:2025-10-10 00:01:09

孔丘既安,欲为政而不得,康子慧而敏达,然季氏几代私欲,执掌国政,可容仲尼之身,不能容其政也。

故不在其位,失其所为,退而求之,复先圣之德,述礼乐之道。

正如颜回所言‘夫道之不修也,是吾丑也。夫道既已大修而不用,是有国者之丑也。不容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

此圣贤之念,若论其对错,又思其离难落魄,惟叹之,自有其所重所贵也。

孔丘退而修其学,编六经,谓《诗》、《书》、《礼》、《乐》、《易》、《春秋》。

《易》,文王之德也,盖含天地变化,万象之因。

《礼》,周公之德也,安社稷、定诸侯,此周室所以兴也。

《乐》,秩序之音也,御四方之国,演王道之变。

《书》,上述尧舜之时,下涉三代之事,此谓闻前人之道,明故有之理。

《春秋》,记两百年天下之大事,言礼乐存亡之象,含诸侯兴衰之理。

《诗》,歌乐之言,载诸国之风,论天下之政,宋宗庙之祭,所谓志士贤者,以此舒其志,发其情,畅其所欲。

适春秋之时,天下离乱,孔丘以《礼》、《乐》修身,欲存王道;以《易》养德,明变化之理;以《书》强智,知古今之更替,圣贤之衰亡。诵《诗》以立言,操之以六艺。

然后可以知《春秋》,向道而行,虽孤身而力往也。至于落魄流亡,犹不能改其志。

故古之贤者,以《书》明古之更替,以《易》仰先圣之德,以《礼》、《乐》晓天下之王道、秩序,以《春秋》知存亡兴衰之理,以《诗》成君子之言。

然,此孔丘之道也。

文王以德传于后世,虽五百载,离孔丘犹不远矣,此近圣也,故可以学之。

周室虽衰,然周公之制未亡也,天下之诸侯亦以礼乐行之,故孔丘犹可以用礼乐,此救亡图存,不可以不试也。

三代之政,虽前后二千余载,各有迥异,然合于根本。帝、王与诸侯共治天下,所用者皆贵族也。

周室东迁,诸侯纷争,此乱世之由来也。其征伐往来、兴替存亡,记于史笔,如溪如流,汇于当时,浩浩荡荡,奔涌而去。置身其中,不可不察其往来之变,欲有所为,不可不明其兴衰之理。

故所谓贤者,当知《春秋》也。

盖仲尼修身以为圣,为政得以贤,有赖于此也。

观仲尼之诸弟子,颜回仁礼而德,子骞仁孝以贤,伯牛善言正行,冉雍仁以治徳,冉求通政善行,子贡敏言善商,子路勇而好礼,宰予能言善辩,子游善文知乐,子夏经世能文。

此十者,俱学六经以修身,明理强识,立言立行,然后通其所能善也。

盖夫子之学,犹善修身也,修身然后可以成君子,通达其才,发扬其性。

然天下无三百年犹善之学,亦如无三百年可行之礼,无三百年可用之法,无三百年犹盛之国,无三百年犹善之制。

似颜回、子夏之流,一受仲尼之亲传,二则近道也。

后世之儒学弟子,若从孔丘之六经,相距者愈远,所得者愈虚。

因其道之所在,过往于礼乐,当时在霸业,往后于律法。兴衰更替之理,不可一慨而论之,不可以一而惟之。

欲学六经者,当不在重于六经本身,其所尤为贵者,乃仲尼择六经之法。

以六经之法,无论处何时何地,择其近圣而仰之,在周则文王、武王、太公、周公,其功不可以不盛,其德不可以不昭,诸如管仲、展禽、李聃,虽贤能圣德,亦不可取也。非不敬之、尊之、学之,群贤之学可以采之,生民之言可以纳之,惟至上之德不可二也。

知古今之更替,明家国之往来,博而慧之,广而达之。

择文道之要,礼仪之重,学而精之,立言立行,此修身之为重也。

立于当时,明过往之事理,察天下之明暗,然后可以为。

然自三皇以降,华夏文明历经五千余载,与今时愈近,六经之法则愈加艰难。

盖需明悟之事理何其繁多也,需修习之技艺何其繁重也。

虽有仲尼之才,超凡脱俗,亦不能全善也。

人之精力有穷也,天下之事理似无穷也,此至圣之道,在修身。

自仲尼之后,修六经者不计其数,然,得而圣之者,未可见也。

喜欢王朝的腐朽请大家收藏:(064806.com)王朝的腐朽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