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穿越 > 王朝的腐朽 > 第三十九章 成公之乱

王朝的腐朽 第三十九章 成公之乱

作者:立日耳 分类:穿越 更新时间:2025-10-10 00:01:09

郑悼公,郑襄公之子,郑国第十四任国君,名费,在位仅为两年。

悼公元年,即公元前五八六年,许灵公到楚国中伤郑国,郑悼公便派自己的弟弟公子睔(gǔn)去申辩,结果申辩不成功,楚国就囚禁了公子睔。

郑悼公得知了之后,便生了离楚向晋的心思,派人到晋国去讲和,以待两国重修于好。

此时的晋国,在晋景公的治理下,霸业如图,面对自己的老对手楚国,自然是乐意收下郑国的,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郑悼公与楚国重臣子反(公子侧,楚庄王之弟)有旧,于是向楚共王求情放公子睔回郑国。

次年,楚国攻打郑国,晋国来救。

也就是在这一年,悼公去世,他的弟弟公子睔继位,是为郑成公。

郑成公继位之后,与前几代的国君一样,最重要还是处理与晋国、楚国的关系。

所以,他刚当上郑国国君,就派大臣子良出使晋国,其实也不别的,就是为了请求晋国出兵帮助郑国抵御楚国。

楚国的楚共王因为郑国亲附晋国,派大将子重领兵攻打郑国。

晋国同齐、宋、卫等国便出兵解救郑国,帮助郑国抵抗楚军。

结果郑国的大夫共仲和侯羽包围了一处楚军,将楚国大夫郧公钟仪抓住,献给了前来援助郑国的晋国。

此时的晋国与楚国的争霸,已然是到了关键的时候,地处中原腹地的郑国再一次成为双方争夺的重点。

成公三年,即公元前五八二年,楚共王为了拉拢郑国,一面派人向郑成公讲述当年在楚国放他回郑国的恩情,一面拿出了厚重的礼物贿赂郑成公,希望能与郑国结盟。

郑成公于是在邓地与楚国的公子成会面,私下与楚国结盟。

可惜的是,这件事情被晋景公知道了,等到秋天郑成公朝见晋景公的时候,便被景公扣留在了晋国,并派出大将栾书攻打郑国。

郑国派遣伯蠲(juān)前往晋国求和,可晋国人根本就不同意,顺便还杀掉了伯蠲。

郑国无力抵抗晋**队,这个时候楚国的子重出兵攻打许国,解救了郑国。

郑成公虽说不在郑国,但是郑国人却是想着要救他。

郑国的大夫公孙申想了一个计谋,他们一边出兵包围许国,一边假意想要立一个新的国君,同时不向晋国派出使臣,晋国觉得郑成公没有用了,就会把他放回郑国了。

笔者这里要插一句话了,这个计谋看起来并不是特别复杂的,但是感觉好像需要特定的局势以及敌我双方的‘默契’配合才能达成。

当然对于春秋时期的那些谋士来说,可能真就很容易吧。

郑成公四年,卫国在晋国的授意下攻打郑国,郑国担心晋国的围攻,郑国大夫公子班就听从叔申的意见,将成公的弟弟公子繻立为新的郑国国君。

可仅仅过了三个月,公子繻就被郑国人杀死,改立成公之子,髡顽为君,公子班也是逃到了许国。

这个时候,晋国人看到郑国竟然已经有新的国君,大夫栾书就对晋景公说,郑国已经有了新国君,那郑成公就没有作用了,不如我们攻打郑国,将郑成公送回郑国,以此来和郑国交好

同年,晋景公去世,他的儿子晋厉公继位。

晋厉公会和诸侯一起攻打郑国,郑国自然不敌,郑成公自然重新当上了郑国国君。

郑成公一回到郑国,就讨伐另立新君的人,叔申和叔禽因此被杀。

郑成公七年,即公元前五七八年,郑国发生内乱。

六月十五日,公子班从訾地进入郑国,想要进入郑国祖庙,可没有得到允许。

公子班于是杀死了子印和子羽,率兵驻扎在郑国境内。

六月十七日,子驷在郑国祖庙前与国人结盟,并将郑国祖庙焚烧,然后攻打公子班,杀死了公子班、子駹(máng)、孙叔、孙知。

郑成公八年,郑国大夫子罕进攻许国,郑国战败。

之后,郑成公再次进攻许国,到达了许国的外城,许国将不久前侵占的叔申封地归还了郑国,从而跟郑国讲和。

郑成公九年,即公元前五七六年,楚国出兵入侵郑国,到达暴隧,而郑国大夫子罕也率军入侵楚国,占领了新石头。

可就在次年,郑国背弃了晋国,与楚国结盟。

晋国国君晋厉公因此大怒,出兵攻打郑国,楚共王则援助郑国。

晋国与楚国在鄢陵展开大战,楚军大败,使得楚国的霸权衰落,两国罢兵回撤。

郑成公十三年,即公元前五七二年,晋国国君晋悼公攻打郑国,郑成公拒城防守,晋军只能撤退。

次年,郑成公去世,他的儿子髡顽继位,是为郑僖公。

喜欢王朝的腐朽请大家收藏:(064806.com)王朝的腐朽www.064806.com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