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道法有异,修行之理也有不同。
就以道家“三丹田”而论。
有的阐述中丹田是为膻中要穴,气之所聚。
与上丹田、下丹田,分别对应人的精气神三宝。
但亦有说法,中丹田是为心室绛宫。
不过无论如何,作为血气经营要穴的心脏,都是重中之重。
感受着心灯与心室融为一体,谢端阳轻轻一笑,手指掐个印诀,开始搬运起体内法力来。
法力如江河,滔滔如浪,雄浑浩大,无以复加。
有一种大江倾泻而下,不可阻挡的趋势。
他的积累,实在是太过深厚,以至于稍加运遣,就有如斯气象。
“这可不行。”
谢端阳暗自念道,运转心神,收束法力,使其变为由大江大河变为涓涓细流。
一点一滴。
法力液滴落入心室当中,然后就被心室点燃,完全爆炸开来。
变成蒙蒙细雾,充斥在心室当中。
然后,细雾又生变化,化作缕缕火焰,如焰中精灵在心室中飞旋变幻。
最后,这些火焰又自聚结回拢,幻化为一朵火苗。
瞧上去,与心灯之火,还有琉璃光明灯的灯火均有几分相似。
不仅是“形”上发生变化,而且在“质”上亦有提升。
无论是精纯,还是凝练程度都微不可查地提升了一丝。
心念微动,谢端阳驱御着火苗离开心室进入经脉当中。
然后,再次鼓动法力,再次分出一道,重复先前的路程。
“三转重元功”的厉害之处,在于将法力散入经脉丹田当中,巩固根基。
每一次重修,法力都比先前浑厚凝练,对未来突破境界瓶颈有莫大好处。
但是,随着“三转重元功”的修行深入,每进一层,难度也就随之提升。
二转完成后,浑身法力就有化作粘稠凝固之兆。
这是已经有了真元凝固,立地丹成的丹成之兆。
最起码谢端阳就已经感受到此功之难修,不似先前一转二转时那样,只要精进法力的丹药足够,修炼起来,并不算十分困难。
但是现在,又自不同。
借着心灯之力,谢端阳居然使得本已经凝练浑厚到极致的法力,百尺竿头,再进一步。
按这种进度下去,不仅“三转重元功”的进度会大大加快,而且还能进一步优化根基。
于突破筑基,成就金丹时大有好处。
令得谢端阳不知第几次发出感慨。
“燃灯心法果然精妙绝伦,不愧是四大佛宗之一的根本**。
入门之后,不拘是修行,还是斗法,均有无穷妙用!”
谢端阳暗暗揣摩生平收集的无数法诀,再与燃灯法门作比,很容易就发现其中不同。
虽然对于四五灵根这些灵根低劣者而言,单单修行入门的第一关——感受灵气就能难倒无数人。
但平心而论,现今修界的法诀,在跨过第一关后的提升却是容易了许多,几乎算是条坦途。
基本只要按部就班积攒打磨法力,再搜寻适合突破所用的灵丹妙药。
悟性才情等方面削弱了许多。
而作为代价,则是被增删修改过不知多少次的功法,变得零碎许多,好像是一个个小段子拼凑而成。
在学习时入门容易,但之后却要分出许多心力精神,去分头学习其它行功护身克敌等其他手段。
到得后面,这种劣势就越来越明显,以至于耽搁正经的修行功夫。
但是上古之法,却大为不用。
看上去很是古朴简略,但实则是字字珠玑,每一字每一句当中,都蕴含真意。
就如谢端阳从《万灵真经》副册中得到的“血灵**”,还有只是从“白骨舍利”这件半成品推测到对方白骨法门。
这两部传自上古时期的顶阶功法,与“燃灯法门”虽然分属正魔两道,几乎可以说是死仇。
但是在谢端阳看来,两者之间有者许多共通之处。
上古修界,讲究万千**,尽在一部诀要当中,包罗万有。
就好比燃灯佛宗的根本**,燃灯法门只有一盏心灯。
但却可以走遍天下,凭借着盏心灯,就能辅左修行、克魔制妖,乃至炼丹炼器多种妙用。
血灵**,精髓只是修炼出一道血河。
而白骨道的术法应该也与之仿佛,祭炼白骨舍利,然后即可化作尊白骨魔神。
然而这几篇功法,虽然威能甚巨,但是单单入门一关,就将无数人拦在门外。
燃灯法门不消说,燃灯佛宗并未将此法诀束之高阁,只准许真传精英等修习。
甚至隐隐然,有主动将之推行天下的意思。
但即便如此,每回燃灯佛宗开山门收徒,都能聚集成千上万的散修。
但往往只有其中十分之一,乃至百分之一的修士,才能够燃起心火,符合收入山门的标准。
至于血灵**,在鬼灵门当中更是放置了不知多少年,其中不知有多少天才。
却也唯独到了这一代,因为王禅身具十分罕见的暗灵根,十分契合邪门魔功的修行,才算是真正见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