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唐诗宋词漫话 > 第298章 月圆人婵娟

唐诗宋词漫话 第298章 月圆人婵娟

作者:丙叔佩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09 17:23:02

月圆人婵娟

——写给归家人

今夜,所有凝望都朝着同一个方向

晚风裹着桂香漫过窗沿

我们递过一碟桂花糖

碎粒落在掌心,像接住半缕念想

这时辰适合用思念研墨

把缺角的往事折进雁阵斜影

若有片羽沾着桂香栖你窗沿

羽尖还带点南归的风,是我拆了云笺

捎来归讯的信边

阿妈把旧年的桂酒温在灶边

灶火压得低,怕酒气散得远

也不再天天扒着日历数

只把牵挂兑进酒里晃

晃着晃着,就数起归期

灶上的粥还冒着轻烟

正暖着那扇留灯的窗

阿爷的藤椅还空着

椅边放着你常穿的旧衫

远方的船,正随潮往家晃

远处的航标闪着微光

一明一暗,引着你的船

把千年的等待织成水纹褶皱

我们隔着山海望

那点光漫过我家檐角

落进半盏温酒

刚好落在你攥着帆绳的手

晚风开始织着桂香

每个等待都被纺成银线

阿婆蒲扇摇着

扇尖扫过晾着的归衫

阿妹针脚绣“归”字

我蹲在巷口听,收集所有低低的语:

“码头的船,该到了吧?”

露水缀满桂枝梢时

风挑着灯笼走过巷口青石板

那枚等你归的桂香印记

悄悄烙在刚温好的酒坛

烙在未拆的信笺

还烙在你推门时

沾着桂落的衣角

赏析

——温酒候归人,字字是家常

这首诗最妙的本事,是把“盼归”写成了一碗冒着热气的桂花粥——没有华丽辞藻,全凭“灶火、旧衫、巷口听船”的家常细节,把牵挂熬得又暖又稠,连诗词技巧都藏在“阿妈压灶火”“阿妹绣归字”的小动作里,亲切得像家人在耳边念叨。

先说“细节具象化”的巧劲,这可是诗的“暖心密码”。你看阿妈温酒:“灶火压得低,怕酒气散得远”“晃着晃着,就数起归期”——哪是在温酒?明明是把牵挂裹在灶火里,火压得低,是怕归人没到家酒就凉;晃酒时数归期,是晃着晃着就走神,满脑子都是“人啥时候到”。还有阿爷的空椅:“椅边放着你常穿的旧衫”,这一笔太绝了!空椅不只是空,而是“为归人留的位置”,旧衫搭在旁边,像阿爷天天都在想“人回来就能穿”,比说一百句“想你”都实在。连“我蹲在巷口听”都带着孩子气的急:蹲在那儿跟等着抢糖似的,就盼着街坊说句“码头的船到了”,把小孩盼归的馋样写活了。

再看“意象闭环”的妙处,像给归人搭了条“回家的路标”。开头雁羽带“南归的风”,中间航标“一明一暗引着你的船”,结尾归人衣角沾“桂落”——从“雁捎信”到“航标引路”,再到“进门带桂香”,归人的路清清楚楚,连风都在帮着引路。航标那两句尤其可爱:“一明一暗,引着你的船”,活像航标在跟归人打暗号,生怕人走岔,比手机导航还贴心,把“千年等待”都熬成了“马上就到”的盼头。

最难得的是“口语化短句”的节奏,像家人聊天似的自然。“晃着晃着,就数起归期”“扇尖扫过晾着的归衫”,句子短得像呼吸,没一点拗口的地方。读的时候总想起中秋夜,外婆坐在檐下摇蒲扇,跟我念叨“你舅舅该到了吧”,这诗的语气就跟外婆说话一样,暖乎乎的,带着烟火气的亲切。

其实好的牵挂诗,从来不是写“我想你”,而是写“我为你温着酒、留着灯、等着船”——这首诗都做到了,每一句都是“家在等你”的小暗号。

作者一句话:写这首诗时,总想起外婆温着桂酒蹲在巷口听船的模样,原来最好的牵挂从不用多说,灶火没灭、旧衫还在、有人等你推门,就是最暖的归讯。

喜欢唐诗宋词漫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唐诗宋词漫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