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唐诗宋词漫话 > 第268章 七律·乐天吟

唐诗宋词漫话 第268章 七律·乐天吟

作者:丙叔佩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09 17:23:02

七律·乐天吟

人生若戏阅春秋,

快意由心任去留。

顺理澄怀观物化,

知足适意乐天游。

身安陋巷即为福,

体健清樽自可酬。

且向流光拾真趣,

闲吟漫咏送浮鸥。

赏析:一阕乐天吟,半生唐宋意

人生如一场没有脚本的戏,我们既是演员,也是观众。看春去秋来,花开花落,这“阅”字里藏着多少滋味——是杜甫“万里悲秋常作客”的沉郁,也是刘禹锡“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的昂扬。戏台上的悲欢离合,终究会落幕,而人心的快意,却能如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的豪迈,任世事去留,自守一份通透。唐人写人生,总带着一股“天生我材必有用”的坦荡,这诗里的“快意由心”,恰是接过了那股子精气神,不违心,不将就,活得像王维笔下的辋川烟雨,自然天成。

心若澄明了,看万物都有禅意。“顺理澄怀观物化”,让人想起王维独坐幽篁里,看“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花开花落本是寻常,只因心境空明,便成了“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的顿悟。这“观物化”不是冷眼旁观,而是如《庄子》所言“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顺应着自然的纹理,也安放着自己的魂魄。宋人爱说“知足常乐”,苏轼在《超然台记》里写“凡物皆有可观。苟有可观,皆有可乐”,这诗里的“知足适意”,便带着这份通透。不必追名逐利,像欧阳修“醉翁之意不在酒”,乐在山水之间,便是“乐天游”的真意——唐人爱往天地里跑,宋人喜在俗世里安,而这里,是把天地的旷达与俗世的安稳,酿在了一处。

住得简陋又如何?颜回“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不改其乐,这诗里的“身安陋巷即为福”,正是承了这份风骨。唐人写“安”,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壮阔里藏着的笃定;宋人写“福”,是“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的平凡里透着的踏实。若身子骨硬朗,案头有杯薄酒,便足够酬谢这人间。你看白居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雪夜温酒的闲趣,与“体健清樽自可酬”的满足,原是一脉相承。唐人喝酒,常是“会须一饮三百杯”的豪兴;宋人浅酌,多是“三杯两盏淡酒”的闲愁,而这里的“清樽”,没有豪兴也没有愁绪,只是“体健”方能享的寻常乐,像陶渊明采菊东篱时的那口酒,淡而绵长。

光阴如流水,抓不住,却能拾得其间真趣。“流光”二字,藏着晏殊“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怅惘,也藏着苏轼“逝者如斯,而未尝往也”的旷达。不必刻意寻乐,像李清照“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偶然撞见的惊喜,才最动人。闲时吟几句诗,看水鸥掠过水面,这“送浮鸥”的画面,多像杜甫“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的洒脱,又像黄庭坚“此心吾与白鸥盟”的澄澈。唐人写鸥,是“江碧鸟逾白”的鲜亮;宋人写鸥,是“晚来风定钓丝闲,上下是新月”的静谧。而这里,“闲吟漫咏”的悠然与“送浮鸥”的自在,融成了一幅画——人在诗里,诗在景里,景在心里,像王维的画,留白处尽是意趣。

这一阕《乐天吟》,原是把唐诗的风骨与宋词的韵味,揉进了寻常日子里。没有惊天动地的誓言,只有“任去留”的坦然;没有振聋发聩的哲理,只有“观物化”的通透。它告诉我们,人生最好的状态,不过是唐人看山的眼,宋人品茶的心,在岁月里慢慢走,静静赏,把日子过成一首经得起回味的诗。

喜欢唐诗宋词漫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唐诗宋词漫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