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唐诗宋词漫话 > 第226章 除夕

唐诗宋词漫话 第226章 除夕

作者:丙叔佩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09 17:23:02

除夕

@丙叔佩史

瑞彩盈堂烛影红,

阖家围坐话年丰。

烟花绽夜惊星斗,

笑语传杯醉意融。

守岁怀亲情切切,

迎春寄愿意忡忡。

屠苏饮罢迎新纪,

晓色初开万巷通。

……

赏析

除夕:古韵今情中的团圆与祈愿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当岁月的脚步悄然迈向除夕,这个承载着中华民族深厚情感与美好期许的传统佳节,宛如一首悠扬的古韵长歌,在历史的长河中奏响,诉说着团圆、欢乐与希望。

“瑞彩盈堂烛影红,阖家围坐话年丰。”诗的开篇,便将我们带入一个温馨而喜庆的场景。除夕夜,华灯初上,绚丽的光彩充盈着整个厅堂。红彤彤的蜡烛摇曳生辉,光影在墙壁上舞动,映照着一家人幸福的脸庞。大家围坐在温暖的炉火旁,欢声笑语,谈论着过去一年的辛勤耕耘与丰硕收获。这种阖家团圆的温馨画面,与唐代诗人王维在《田家元日》中所描绘的“欢乐过新年,烟花灿九天”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生动地展现了新年之际家人团聚的欢乐祥和氛围,为全诗奠定了喜庆而温暖的基调。

颔联“烟花绽夜惊星斗,笑语传杯醉意融”,进一步渲染了节日的热闹气氛。当夜幕降临,璀璨的烟花如同一朵朵盛开的绚丽花朵,在夜空中竞相绽放。那瞬间绽放的光芒,照亮了整个夜空,甚至惊动了遥远的星辰。与此同时,屋内的人们正沉浸在欢乐的海洋中,他们相互传递着酒杯,欢声笑语此起彼伏。这种动静结合的描写手法,与辛弃疾在《青玉案·元夕》中“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奇丽想象颇为相似。辛词以浪漫的笔触描绘了元宵夜烟花盛放的壮丽景象,而本诗则通过“烟花绽夜惊星斗”,生动地展现了除夕之夜烟花的震撼与美丽,再搭配上人们席间的欢声笑语和微醺的醉意,将节日的欢快氛围推向了**,让人仿佛身临其境,感受到那份浓浓的喜悦之情。

颈联“守岁怀亲情切切,迎春寄愿意忡忡”,则将笔触深入到人们的内心世界。守岁,是除夕之夜的重要传统习俗,它不仅是对旧年的留恋,更是对新年的期盼。在这个漫长的夜晚,人们怀着对亲人深深的眷恋之情,围坐在一起,共同度过这特殊的时刻。这种情感,与苏轼在《守岁》中“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所表达的守岁情怀相互呼应。苏轼诗中描绘了儿童守岁时的天真活泼,而本诗在此基础上,更加深刻地表达了成年人在守岁过程中对亲情的珍视和对未来的憧憬。“情切切”“意忡忡”两个词语,将这种复杂而真挚的情感刻画得淋漓尽致,使读者能够真切地感受到那份深藏在心底的温暖与期待。

尾联“屠苏饮罢迎新纪,晓色初开万巷通”为全诗画上希望的句点。除夕饮屠苏酒是传统习俗,意在驱邪避瘟、迎接新年。人们饮下此酒,似将过往烦恼疲惫尽消,满怀信心期待迎接新纪元。

黎明破晓,阳光洒下,大街小巷渐趋热闹。“万巷通”既绘出新年人们出门拜年的热闹,更寓意新一年充满无限可能与希望。这与孟浩然《田家元日》中对丰收年景的期盼相似,都展现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这首《除夕》诗如绚丽民俗画卷,融合唐诗壮阔意境与宋词细腻情感。借除夕之夜的场景与情感描绘,呈现中华民族悠久传统文化与深厚家国情怀。此夜,人们欢庆旧年结束,更怀揣憧憬踏上新程。诗中细节与情感,如星辰镶嵌于民族文化长河,闪耀永恒 。

喜欢唐诗宋词漫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唐诗宋词漫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