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唐诗宋词漫话 > 第223章 贺小年

唐诗宋词漫话 第223章 贺小年

作者:丙叔佩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09 17:23:02

第二百二十三章:贺小年

贺小年

@丙叔佩史

官三民四古风传,

南土今朝祭灶仙。

旧岁烦忧随腊尽,

新春喜瑞伴阳连。

糖粘灶口言佳事,

烛照厅堂纳福年。

愿尔阖家皆顺遂,

平安如意久绵延。

……

赏析

《贺小年》这首七律诗,宛如一幅细腻的民俗画卷,在遵循传统诗词格律的基础上,巧妙融合了丰富的文化内涵,颇有唐诗宋词的韵味与风姿。

开篇“官三民四古风传,南土今朝祭灶仙”,诗人以简洁明快的笔触,点明了小年的独特习俗传承。“官三民四”这种关于过小年时间的古老说法,承载着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直接入题,为全诗奠定了浓郁的民俗基调。这不禁让人联想到唐诗中诸多以风俗人情开篇的佳作,如王维《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开门见山地道出节日引发的情思。此处诗人借小年习俗,勾起人们对传统节日的情感共鸣,展现出民俗文化在岁月长河中的延续。

颔联“旧岁烦忧随腊尽,新春喜瑞伴阳连”,对仗工整,意境深远。“旧岁”与“新春”、“烦忧”与“喜瑞”形成鲜明对比,形象地描绘出新旧交替之际,人们对过去烦恼的告别和对未来美好事物的期盼。“随腊尽”和“伴阳连”用词精妙,将时间的流转与情感的寄托自然融合。这与宋词中晏殊《浣溪沙·一曲新词酒一杯》里“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有着异曲同工之妙,都是借时间的变化抒发人生感悟,只不过前者侧重于新年的展望,后者更多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颈联“糖粘灶口言佳事,烛照厅堂纳福年”,进一步深入描绘小年的传统活动。“糖粘灶口”是典型的小年习俗,传说用糖粘住灶王爷的嘴,让其在玉帝面前多说好话。诗人抓住这一细节,生动地展现了古人对美好生活的质朴向往。“烛照厅堂”营造出温馨祥和的氛围,“纳福年”则直接点明人们在这个节日里祈求福气降临的心愿。此联犹如一幅生动的民俗画,让人仿佛置身于热闹的小年场景之中,这与辛弃疾《青玉案·元夕》中对元宵佳节“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的细致描写相似,都通过对节日特色场景的刻画,展现出节日的欢乐与繁华。

尾联“愿尔阖家皆顺遂,平安如意久绵延”,直抒胸臆,表达了对人们美好的祝愿。这种真挚的祝福在唐诗宋词中也屡见不鲜,如杜甫《赠花卿》“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表面写音乐,实则蕴含着对友人的赞美与祝福。这里诗人以直白而温暖的话语,传递出对所有人在新的一年里阖家幸福、平安顺遂的殷切期望,使整首诗在浓厚的民俗氛围中,增添了一份人文关怀与温情脉脉的情感力量。

《贺小年》一诗借鉴了唐诗宋词的创作手法,通过对小年习俗的描写、情感的抒发以及美好祝愿的表达,展现出传统诗词的魅力与民俗文化的独特魅力,让读者在品味诗句的同时,感受到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与源远流长。

喜欢唐诗宋词漫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唐诗宋词漫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