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唐诗宋词漫话 > 第230章 伏波将军

唐诗宋词漫话 第230章 伏波将军

作者:丙叔佩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09 17:23:02

《唐诗宋词漫话》

第二百三十章:伏波将军

数百年来,白鸡村传承“游神”民俗。每年正月十五,村民以“游神”闹元宵,所奉主神为伏波将军。

伏波将军威名远播,白鸡村尊崇已久。伏波庙,承载岁月变迁,重大节日时祭祀不断,“游神”既是民间信仰,也是珍贵非遗。

想深入了解,微信位置搜“莫大哥”。

《伏波将军》

莫春炳

写于癸卯年正月旬日

抗疫三年未出游,

将军虽老怎服休。

横刀立马驱敌冦,

老当益壮显风流。

裹革还尸英豪气,

奸佞当道志难酬。

铜柱分茅开天地,

中越友谊定千秋。

……

赏析

这首《伏波将军》是一首致敬伏波将军的七言律诗,作者通过对伏波将军事迹的描述,展现了将军的英雄气概与壮志情怀,同时蕴含着对历史与现实的思考。下面结合唐诗宋词的特点和风格对其进行赏析:

唐诗宋词往往注重意境的营造,通过意象组合传递情感与思想。这首诗同样构建出雄浑壮阔又饱含感慨的意境。开篇 “抗疫三年未出游” 一句,将现实生活中的抗疫经历与诗人渴望出游的心情表达出来,为后文引出伏波将军做铺垫,使诗歌从现实过渡到历史情境。随后几句围绕伏波将军展开, “横刀立马驱敌冦,老当益壮显风流” 描绘出将军驰骋沙场、奋勇杀敌的英勇形象,让人联想到唐诗中王昌龄《从军行七首·其四》里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所塑造的戍边战士无畏战斗的壮烈画面,都营造出一种豪迈、激昂的战斗氛围。

唐诗宋词情感丰富多样,或思乡、或爱国、或叹人生。此诗情感真挚且复杂。一方面歌颂伏波将军的豪情壮志, “裹革还尸英豪气” 体现出将军为国捐躯、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这与宋词中辛弃疾《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 “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 所表达的为国家建功立业的拳拳之心相呼应,传达出对英雄人物的赞美与敬仰。另一方面, “奸佞当道志难酬” 流露出对将军壮志难伸的惋惜与悲愤,类似唐诗中杜甫诸多诗作对时事艰难、贤才不得重用的感慨,借古讽今,抒发对现实中可能存在的不良现象的批判。

唐诗宋词常用典故来丰富诗歌内涵,增强表现力。本诗 “铜柱分茅开天地,中越友谊定千秋” 运用了与伏波将军相关的典故。东汉伏波将军马援曾在交趾立铜柱,作为汉朝边界标志, “铜柱分茅” 既点明了将军的历史功绩,开拓疆土,又象征着中越两国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友谊,如同宋词中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量运用三国赤壁之战的典故,借古人之事,抒当下之情,使诗歌具有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历史感。

唐诗宋词语言精炼,富有韵律美。这首诗在语言上简洁明快,用词精准。如 “横刀立马”“老当益壮” 等词汇生动形象地勾勒出将军形象; “驱”“显”“裹” 等动词的运用,使诗句充满动态感,富有感染力。在韵律方面,全诗遵循七言律诗的格律要求,押韵工整,读起来朗朗上口,具有音乐美感,符合唐诗宋词在音韵节奏上的追求。

总体而言,《伏波将军》这首诗借鉴了唐诗宋词在意境营造、情感表达、用典以及语言风格等方面的优秀传统,以凝练的文字、丰富的情感和深刻的内涵,展现了对伏波将军的崇敬与追思,同时融入了诗人对现实与历史的感悟,不失为一首佳作 。

喜欢唐诗宋词漫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唐诗宋词漫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