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唐诗宋词漫话 > 第219章 海韵

唐诗宋词漫话 第219章 海韵

作者:丙叔佩史 分类:其他 更新时间:2025-10-09 17:23:02

《唐诗宋词漫话》之海韵

莫春炳,一位扎根于广西钦州乡村的智者,以四季变换与乡土人情为主题,创作了一系列反映乡村风貌的优美诗歌。他不仅热衷于文学创作,还精研风水易道,将古老智慧应用于乡村规划,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存。通过微信“位置”搜索“莫大哥”,即可深入了解这位乡土诗人及其作品,体验一段心灵之旅,感受乡村的纯真与诗意。莫春炳的作品如同清泉,滋养人心,引导我们在都市喧嚣之余,重拾内心的平静与自然的联系——

《海韵》

@莫春炳

2024 年 1 月 19 日

漫步小桥近楼台,

一江清影两岸开。

弯月徐徐下夕照,

凉风习习拂面来。

群鸭逐潮鸥鹭叫,

渔舟向晚浪中裁。

龙门不惧风雨色,

彩虹飞架入蓬莱。

……

赏析

一、与唐诗宋词在意境营造方面的联系

1. 唐诗的意境借鉴

1)在唐诗中,许多诗人善于描绘自然景象,营造出宁静而深远的意境。例如王维的诗,“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以简洁的笔触勾勒出宏大而壮丽的沙漠景象。《海韵》中的“一江清影两岸开”也有类似的意境营造手法,通过对江水和两岸的描写,展现出一种开阔而静谧的画面感。

2)诗中的“弯月徐徐下夕照”与唐代诗人张若虚《春江花月夜》中对月与夜的描写有相通之处。《春江花月夜》以月为线索,营造出一种空灵、清幽的意境,《海韵》中的弯月在夕阳下的景象同样给人一种宁静且富有诗意的感觉。

2. 宋词的意境关联

1)宋词在描写自然景色时,常常融入词人的情感,形成独特的意境。柳永的词多写水乡风光,如“烟柳画桥,风帘翠幕”。《海韵》中的“漫步小桥近楼台”和“渔舟向晚浪中裁”也描绘了类似的水边景色,并且有一种悠然自得的情感蕴含其中,与宋词中对水乡景色的描写在意境上有相似之处。

2)苏轼的词既有豪迈的意境,也有清幽的意境。《海韵》中整体清幽宁静的意境与苏轼词中如“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所营造的静谧氛围有一定的呼应。

二、从艺术表现手法的对比赏析

1. 对仗与格律

1)唐诗有严格的格律要求,其中对仗是重要的表现手法。《海韵》中的“群鸭逐潮鸥鹭叫,渔舟向晚浪中裁”有对仗的意味,“群鸭”对“渔舟”,“逐潮”对“向晚”,“鸥鹭叫”对“浪中裁”,虽然不如唐诗对仗那般严谨,但也体现了诗歌在形式上的美感追求,类似唐诗中律诗的对仗手法,使诗句结构整齐,节奏感强。

2)宋词的格律与唐诗有所不同,但也注重词句的韵律和节奏感。《海韵》在韵律上也较为和谐,读起来朗朗上口,与宋词通过韵律营造音乐美感有相似之处。

2. 情景交融手法

唐诗宋词都擅长情景交融的手法。在《海韵》中,作者通过描写江边的各种景色,如“弯月徐徐下夕照,凉风习习拂面来”,在描绘景色的同时,也传达出一种闲适、惬意的情感,这与唐诗宋词中情景交融的手法一致。例如,杜甫的诗中常常将个人的忧国忧民之情融入到对山河破碎景象的描写中,《海韵》虽情感基调不同,但在情景交融这一艺术手法上有共通之处。

喜欢唐诗宋词漫话请大家收藏:(www.064806.com)唐诗宋词漫话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