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傍晚,周园的夕阳把玫瑰园染成了暖红色。晓华刚从画室回来,手里还拿着沾了颜料的画笔,就直奔客厅找兰英。兰英正坐在藤椅上,手里捧着一本旧相册,相册摊开的那页,是德昌年轻时在湖边游泳的照片——夕阳落在他**的肩膀上,水珠像碎钻一样往下滴。
“妈。”晓华走过去,把画笔放在茶几上,顺势坐在她旁边的石凳上,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凳面的纹路,“我有件事想跟你说。”
兰英合起相册,抬头看向他,眼神里带着几分了然——这几天晓华总是围着陈敏丽转,说话时嘴角都带着笑,她早就猜到儿子想说什么。“你说吧。”她端起旁边的青瓷杯,喝了口温热的菊花茶,指尖却悄悄攥紧了杯柄。
“我想跟敏丽订婚。”晓华看着她,眼神里满是认真,还有一丝紧张,“等我大学毕业,就跟她结婚。”
兰英的手顿了一下,菊花茶的热气氤氲在她眼前,让她想起德昌当年跟她求婚时的样子——也是这样,眼神亮得像星星,语气里满是笃定。她轻轻叹了口气,放下杯子,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敏丽这孩子是不错,温柔、懂礼貌,对你也上心。可她比你大八岁,而且……”她顿了顿,话到嘴边又咽了回去——她没法说“我觉得她有时候像你爸”,这话太荒唐,说出来只会让晓华觉得她无理取闹。
“而且什么啊?”晓华急了,往前凑了凑,“她年龄大怎么了?她成熟、体贴,知道我喜欢吃什么,知道我画画时不喜欢被打扰,这些难道不比年龄重要吗?还有您说她古怪,她哪里古怪了?您倒是说说看!”
兰英被他问得语塞,手指蜷缩了一下。她总不能说,陈敏丽敲咖啡杯的动作跟德昌一模一样,说她看周园的眼神像在看自己家,说她在湖边的反应像极了德昌当年被船桨打伤时的样子。这些话太玄乎,连她自己都觉得像天方夜谭。
“没什么。”她避开晓华的目光,看向远处的葡萄藤,“就是觉得你们认识时间太短了,才半个月不到,你对她的了解还不够深。我想让你多相处一段时间,再做决定。”
“我们只是订婚,又不是马上结婚!”晓华赶紧解释,伸手搂住兰英的肩膀,语气软了下来,“订婚就是个缓冲期啊,我们可以慢慢了解,等我毕业,要是我们还觉得合适,就结婚;要是不合适,那……那再说。妈,您就答应我吧,我是真的喜欢敏丽。”
兰英看着儿子期待的眼神,心里软了下来。晓华从小就懂事,很少跟她提要求,这还是他第一次这么执着于一件事。她叹了口气,伸手摸了摸儿子的头发——跟德昌年轻时的发质一样,软软的,带着自然的卷度。“罢了,随你吧。”她妥协了,“明天你把敏丽叫来,我跟她聊聊,关于订婚的事,我得跟她亲口说。”
晓华一听,立刻笑了,抱着她的胳膊晃了晃:“谢谢妈!您最好了!”兰英看着他开心的样子,心里却隐隐有些不安——她总觉得,陈敏丽的出现,像一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会搅乱周园的安宁,也会搅乱他们母子的生活。
第二天一早,天刚亮,晓华就开车去酒店找我。我刚洗漱完,就听到敲门声,打开门,他手里拿着一个油纸包,笑着说:“给你带了江城老字号的豆浆油条,快趁热吃,吃完跟我去周园,我妈要跟你聊订婚的事。”
我心里一紧,既期待又紧张——期待能得到兰英的认可,紧张她会反对我们的事。吃完早饭,我们骑着自行车往周园走,清晨的风带着露水的湿气,吹在脸上凉凉的。周园的大门敞开着,老管家正在打扫院子,看到我们,笑着打招呼:“陈小姐早,太太在客厅等您呢。”
晓华要去学校上课,把我送到客厅门口,就匆匆离开了:“我下课就回来,别紧张,我妈就是跟你聊聊天。”他伸手捏了捏我的脸,眼神里满是安抚。
我深吸一口气,推开客厅的门。兰英坐在红木沙发上,面前放着一杯刚泡好的龙井,茶叶在水里缓缓舒展。她看到我,笑着指了指对面的沙发:“敏丽来了,坐吧,刚泡的茶,还热着。”
我坐下,双手放在膝盖上,有些拘谨。客厅里很安静,只有窗外鸟鸣的声音,还有茶杯里茶叶碰撞的轻响。兰英没有立刻说话,只是端着茶杯,眼神落在我身上,像是在打量我。
“晓华跟你说了吧?”过了一会儿,她终于开口,声音很轻,“他想跟你订婚,等他大学毕业就结婚。”
“嗯,他跟我说了。”我点点头,心里的紧张稍微缓解了些——她的语气听起来很平静,没有反对的意思。
兰英却话锋一转,眼神里多了几分严肃:“敏丽,我不是反对你们,只是有些话,我得跟你说清楚。晓华今年才 22岁,还在读大学,他对感情、对生活的理解,都还不够成熟;而你今年 30岁,等他毕业,你就 33岁了。你们之间差了八年,这八年的人生经历,会让你们对很多事情的看法不一样,以后很容易产生矛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