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其他 > 一本书带你读懂中国史 > 第九章 陈胜吴广起义:揭竿而起,反抗暴秦

一、秦朝暴政背景

秦朝,在秦始皇嬴政那气吞山河的雄图霸业下,完成了华夏大地的统一壮举,成为中国历史上首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秦始皇的一系列举措,宛如巨石投入历史的长河,激起千层浪,对当时乃至后世都产生了极为深远且复杂的影响。

于政治层面而言,郡县制的大力推行,无疑是中央集权强化的关键一步。这一制度将地方的行政管理权、军事权等重要权力统统收归中央,地方官员皆由中央任命与调配,极大地增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掌控力度。从长远视角审视,此乃中国封建政治制度发展历程中的一座重要里程碑,为后续历代王朝的政治架构奠定了根基。然而,在当时的社会情境下,这一变革却犹如一场狂风暴雨,猛烈地冲击着旧有的贵族分封体制。地方的自主性被无情地削弱,往昔拥有较大权力与独立性的贵族们,瞬间失去了诸多特权与势力范围,他们心中的不满与怨恨如同暗流涌动,在社会的底层悄然蔓延。

经济领域中,统一度量衡与货币的举措,恰似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犹如一条坚韧的纽带,有力地促进了各地经济的交流与融合,打破了以往因度量衡和货币差异而形成的贸易壁垒,为商业活动的蓬勃开展开辟了广阔的通途。商人在不同地域间的贸易往来变得更加便捷高效,商品的流通速度显着加快,市场得以进一步拓展与繁荣。但另一方面,秦朝那繁重如山的赋税,却如同一把高悬于百姓头顶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时刻威胁着他们的生存。百姓们终年辛勤耕耘,在田间地头挥洒着无尽的汗水,可收获的大部分粮食与财富,却如同涓涓细流,源源不断地流入秦朝那深不见底的国库。这些赋税被用于支撑秦朝庞大的国家机器运转,满足秦始皇那永无止境的宏伟计划需求,诸如修筑规模浩大的宫殿、陵墓,以及进行大规模的军事征伐等。

秦始皇好大喜功的性格特质,在其诸多大型工程建设中展露无遗。万里长城的修筑,无疑是人类建筑史上的伟大奇迹,它如同一道蜿蜒盘旋的巨龙,横卧于华夏大地的北疆,成为中华民族坚韧不拔与智慧超群的永恒象征。然而,在秦朝时期,这一伟大工程的背后,却是无数百姓的血与泪。大批贫苦农民被迫背井离乡,告别熟悉的田园生活,在监工的呵斥与皮鞭下,艰难地攀爬于崇山峻岭之间。他们日夜劳作,风餐露宿,无数人因过度劳累、饥饿与疾病而倒下,永远地长眠于长城脚下。阿房宫的建造更是奢华到了极致,“蜀山兀,阿房出”这简短的六个字,却如同一幅生动而惨烈的画卷,生动地描绘出了建造阿房宫时对自然资源的巨大耗费以及对百姓的沉重奴役。为了获取建造宫殿所需的大量木材,蜀地的山林被砍伐殆尽,原本郁郁葱葱的山脉变得光秃荒芜。而在阿房宫的施工现场,无数工匠与劳工们日夜忙碌,他们用自己的双手与智慧,堆砌起这座美轮美奂却又饱含百姓辛酸的宫殿。

秦朝的法律体系,更是以其严苛无情而闻名于世。“连坐法”的存在,犹如一张无形的恐怖大网,将无数无辜百姓紧紧地笼罩其中。一人犯法,全家乃至邻里都要遭受牵连受罚,这种不分青红皂白的惩罚机制,使得百姓们人人自危,生活在极度的恐惧与不安之中。在这样的统治环境下,百姓们的生活陷入了无尽的绝境。他们不仅要承受繁重的赋税与徭役带来的身体疲惫与经济压力,还要时刻担忧因他人的过错而遭受飞来横祸。整个社会如同一个被压抑到极致的巨大火药桶,只需一点微小的火星,便能引发一场惊天动地、足以颠覆秦朝统治的大爆炸。而陈胜吴广起义,便是这根在黑暗中点亮希望之光、点燃火药桶的关键导火索。

二、起义起因

陈胜,本是社会底层那如蝼蚁般平凡而渺小的贫苦农民,每日在那片并不肥沃的土地上,为了一家人的温饱,挥洒着自己的辛勤汗水,默默忍受着秦朝暴政的无情压迫。吴广同样也是如此,他们和千千万万普通百姓一样,在历史的长河中本应如过眼云烟般悄无声息地度过一生。然而,命运的齿轮却在不经意间开始了剧烈的转动。

在那个风雨交加、天地变色的特殊时期,他们被征发戍边,与其他九百名同样命运悲惨的戍卒一道,踏上了前往渔阳的漫长征程。按照秦朝那冷酷无情的法律规定,他们必须在规定的时间内准时到达指定地点,否则,等待他们的将是残酷的死刑判决。可天公不作美,一场罕见的大雨倾盆而下,如注的雨水将道路冲刷得泥泞不堪,行军的速度变得异常缓慢,延误行程已然成为了无法改变的残酷现实。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绝境,陈胜的心中却涌起了一股强烈的不甘与愤怒。他虽然身为一介贫苦农夫,长期在社会的最底层挣扎求生,但他的内心深处却始终怀揣着远大的抱负与理想。在无数个田间劳作的疲惫间隙,他抬头仰望天空,心中都会涌起对命运不公的质问与对改变现状的强烈渴望。在这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他的脑海中如同一道闪电划过,“王侯将相宁有种乎?”这句话,不仅仅是对命运不公的愤怒呐喊,更是一种沉睡已久的反抗精神的猛然觉醒。他深刻地意识到,与其坐以待毙,像蝼蚁般被秦朝的暴政随意践踏致死,不如奋起反抗,哪怕只有一线生机,也要为自己和广大百姓的命运奋力一搏。而吴广,与陈胜志同道合,他们在长期的相处中,彼此了解,相互信任。吴广对陈胜的想法表示出了坚定的赞同,两人开始在暗中紧锣密鼓地谋划起义之事。他们深知,这是一条充满荆棘与危险、充满未知与挑战的艰难道路,但为了生存,为了改变那被压迫的命运,他们毅然决然地决定勇敢地迈出这具有历史意义的关键一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