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刚,你和李华是双组长,你也说说,你们这几天推进农民工工资新机制,都做了哪些工作。”刘强直接打断李华的发言。
在刘强看来,这个李华就只会几句关键的问题和问题的关键。
赵刚看着刘强书记严肃的神情,又想起自己到了下户沟乡以来,李华处处打压自己,完全不把自己放在眼里。
他想起每次开会,李华都把会议当成一言堂。
尤其是,最喜欢说关键的问题和问题的关键。
关键尼玛,啥球不懂。
他权衡利弊后,一咬牙豁了出去。
“书记,李华同志汇报的情况我不了解;
我这边目前没有推进过相关工作,只是签批了一份司法所呈报的案例报告。”
赵刚已经豁出去了,他知道这样说,一方面完全把李华得罪死了,另一方面,让县领导们知道了乡里党政领导不和睦。
但他更想把这个问题暴露出来,更何况,欺骗县委书记,他还没有那个胆子。
“哦,案例报告,什么报告?报哪里了?”刘强接着问。
赵刚转头看向梁涛,发现梁涛出去安排撤装饰去了。
他又看向许辉。
许辉站起来说道:“书记,报告目前等待李华书记签批,报县委审定后逐步上报国家司法部评选。”
“什么时候的事情?”
刘强听到司法部后重视起来。
“上周五早上交给李华书记的。”
许辉点到为止。
“李华,你很忙吗?一个报告三天签不下来,这就是你的工作效率吗?”
“我在新闻发布会上当着全国网民宣布的事情,你就是这么落实的?”
又是这个李华,刘强现在看见李华就来气。
李华此时就跟前几天在县里参加书记专题会一样。
他感觉自己处处被针对,他只恨没有早点把许辉和赵刚两人收拾了。
“书记,我...我想认真研究一下报告,结果遇到周末,就给忘了,会后我立即签字报县委。”
李华支支吾吾,冷汗直冒。
会议室气氛开始凝固,尤其是乡里李华这一派的干部。
比如,张建、张波,李萍等人,他们没想到平日里威风八面的李书记,是如此的渺小。
张建:玛德,我的政法书记估计要泡汤了;
张波:卧槽,姐夫这么怂吗?
李萍:该死,白被操了。
......
“会后?会后就中午了,你是不是还要午睡,然后下午在研究一下,提几个问题的关键,打回去改一下,拖到明天?”
刘强没有理会其他人怎么想,他非常生气。
这个李华坏了大事情。
他想起自己新闻发布会后,向东城市委主要领导电话汇报的情景。
市委领导夸赞刘强舆论事件应对很好,新机制也很有创意,指示刘强,要尽快落实,避免其他地区或者省份先行开展。
这也是刘强下来后为什么着急周一就要来调研的原因。
可是,自己带了这么一大帮人来,就得到了这么个结果。
刘强心里那个气啊。
“现在去把报告拿过来!”刘强用手指着李华。
李华赶紧小跑出了会议室,他巴不得快点离开那个他这几年展示权威的会议室。
李华离开后,刘强看向赵刚:“案例报告谁写的?”
赵刚从县委办下来的,经常与县领导打交道,说话不卑不亢。
“书记,是乡司法所的干部何凡。”赵刚如实说道。
“哦,人来了吗?”
何凡听见刘强书记问起,他深吸一口气,站了起来:“报告书记,我是乡司法所干部何凡。”
此时,会议室所有目光都集中到了何凡身上。
尤其是几个县级领导。
他们可是知道这何凡上次提出的建议帮助富康县解决了舆论问题。
尤其是宣传部王燕、组织部齐涛等人,他们纷纷抬起头,看向角落里面的何凡。
这一瞬间,何凡竟然有点紧张了。
就算是两世为人,猛的一下被这么多领导们聚焦,还是有点不习惯。
刘强一看离这么远,招了招手:“小何同志,到前面来说话。”
何凡在俊光等人惊异的目光中,快步来到会议桌上坐下。
刚好正对着刘强。
“小何,我今天带的都是涉及到新机制的部门单位负责人和分管县领导,这里面有的清楚,有的不清楚,你结合案例报告再解释一下吧。”
刘强想当面“面试”一下,看看这个何凡到底几斤几两,这个事情的可行性到底有多大。
“好的,书记,各位领导,我汇报一下新机制的始末。”
何凡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从信访事件当天说起,基本上跟报告原文差不多,但就是用大白话表述了出来。
众所周知,公文表述较为官方,体制内的人能看懂,但群众不一定能够看明白。
如果有条件,何凡真想搞一个投影,用ppt给在场的领导们好好上一课。
“各位领导,以上是司法所对此次信访事件新机制的由来和试点计划,由于时间关系,我简要汇报到这里。”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