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法海带着鱼愔出了金山寺后,时光如白驹过隙般匆匆流逝,每十年他们便会返回金山寺一次。
鱼愔闲来无事,便掰着手指细细算了算,这已经是第四个十年了!
岁月如梭,然而修炼有成的法海却依旧是那副模样,仿佛时间在他身上并未留下太多痕迹,甚至比有些妖精还要会保养呢!
就在这一天,他们来到了一个偏僻的小山村。
村头,有三五成群的顽童在一棵大树下嬉戏打闹,欢声笑语回荡在空气中。
还有几个老人家围坐在一起,悠然自得地摇着蒲扇,谈论着家长里短。
当这些村民们看到外来人时,顽童们好奇地瞪大眼睛,纷纷围拢过来,而其中一位老人则站起身来,迎上前去询问道:“大师傅,您这是从哪里来呀?”
法海面带微笑,一手竖在胸前,微微躬身施了一礼,然后不紧不慢地回答道:“贫僧自金山寺而来,路过贵宝地,想讨一碗水喝。”
那老人闻言,脸上露出热情的笑容,连忙邀请法海到他家里去喝水歇脚。
法海谢过之后,便跟随老人一同朝着村子里走去。
鱼愔则待在法海的金钵中,摇头摆尾。
它通过传音术对法海说道:“法海法海,你为什么要在这里停下来呢?”
法海的声音在鱼愔的脑海中响起:“我路过此处时,突然感知到了一丝妖气。”
“哦!”鱼愔无趣的吐了个泡泡,原来是老毛病犯了!
鱼愔又道:“有妖气就有妖气呗,咱们又不是专门抓妖的,路过就路过呗。”
她话中的意思十分有趣,似乎不把自己归为妖一类了!
但是法海并没有觉得不对,而是淡淡的说道,“既让我感知到,便不能坐视不理,此妖若为祸人间,我自当降它。”
若与人无害,那就当没看见!
说话间,他们已到了老人家。
老人端来茶水,法海谢过,一边喝茶一边和老人闲聊起来。
从老人的话里,法海得知这村子最近夜里总有怪声,还有村民家的家畜莫名失踪。
鱼愔在金钵里听得直咋舌:“看来这妖还是个大肚汉呢!”
法海放下茶杯,起身对老人说:“老人家,贫僧愿为贵村除害。”
老人家惊喜不已,他连忙领着法海走向家畜失踪最多的人家。
这户人家的女主人是个非常勤劳能干的人,她养了一大群鸡鸭。
这些鸡鸭不仅能满足自家的日常食用需求,还能有多余的产出,女主人便会将它们拿到镇上去卖掉,换些钱来贴补家用。
然而,令人费解的是,最近一段时间,家里的鸡鸭却总是莫名其妙地失踪。
一开始,女主人还以为是自己粗心大意,没有把笼子关好,导致鸡鸭跑掉了。
于是,她特意仔细检查了每一个笼子,确保它们都关得严严实实的。
可即便如此,接下来的几天里,家里的鸡鸭仍然接二连三地失踪。
女主人开始感到事情有些不对劲,她不禁心生疑虑:难道是有什么东西在夜里悄悄潜入院子,偷走了这些鸡鸭不成?
思来想去,女主人突然想到了一种可能——会不会是闹黄鼠狼了呢?
毕竟,黄鼠狼可是出了名的偷鸡贼啊!
想到这里,女主人决定出去向邻居街坊们打听一下,看看是否只有自己家遭遇了这样的事情。
果不其然,当她把家里鸡鸭失踪的情况告诉大家后,才发现原来其他人家也都遇到了同样的问题。
而且,丢失的不仅仅是鸡鸭,就连那些体型较大的大鹅,也都在不知不觉中消失得无影无踪!
所以见到法海,女主人高兴的直念佛,“有大师傅在,肯定能把那畜牲抓住!”
法海绕着屋子转了一圈,口中念念有词,突然,他猛地一抬手,一道金光射出,直逼屋子角落。
只听一声惨叫,一只狐狸现了形,它身体十分大,竟然比家养的黄犬还要大半个身形。
本来好奇向着这边张望的女主人和老人家吓了一跳,齐齐后退。
“呀,好大一只狐狸!”鱼愔惊呼。
“你这和尚,做什么要多管闲事!”那狐狸并不惧怕法海,只是愤愤不平的说道,“我窝里的崽子都被这村中人扒皮吃肉了,我又没有害他们性命,只是弄些家畜填饱肚子,难道也有错吗?”
法海凝神,狐狸身上的确并无戾气,说明它并未害过人的性命。
“村中可有猎户?”法海侧头问老人家和女主人。
老人家和女主人被狐狸开口惊得不轻,听闻法海问话,才反应过来。
“回禀大师傅,村尾那户人家以打猎为生!”
那女主人胆子更大,狐狸在她家藏着,居然也没有伤害她,想必是只讲理的狐狸。
于是开口喊冤,“天地良心,我家里种地养鸡鸭为生,最多上山摘些野果野菜,怎么害了你的小狐狸?”
狐狸回道,“是你们村里的人!”
女主人不满,“冤有头债有主,做什么要拿我家鸡鸭抵命?”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