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风竹道:“不如我来问,你来答,先从鲸山岛有多大,有多少人开始说起。”
蒋一舟笑了:“好。鲸山岛整个外形像一个拱起来的鲸鱼背,全岛周长一千五百余里,岛上多山,地势东高西低,一共有八万户人家,人口约有五十万。”
陆风竹道:“岛上居民以何为生呢?”
蒋一舟道:“底层民众主要是做捕鱼和采矿两个行当。鲸山国临海,附近海里鱼类颇多,自古以来岛上居民就以捕鱼为生,近几十年又开始采矿,岛上有铜矿、金矿,矿产丰富。不过因为岛上都是山,平地不多,所以耕作的人并不多,这也导致了岛上缺粮,粮食要从扶桑和高丽两国购买。岛上还有一门生计便是招待各地来的商人,南洋过来到扶桑、高丽以及本朝辽东的商船都会停靠在鲸山国补充淡水和食物,这就带来的商机,王城中有许多酒楼、妓馆、赌坊赚的就是他们的钱。”
陆风竹道:“我们上岛看见了许多扶桑人,据说岛上还种满了扶桑国的樱花,这里到底有多少扶桑人呢?”
蒋一舟道:“准确的数字当然无法知道,但据我们估计应该有五万人左右。”
听到这个数字,三人都是一惊。
陆风竹道:“怎么这么多?这些扶桑人怎么会跑到鲸山国来的?”
蒋一舟道:“说来话长。扶桑国虽然名义上由国王统治,实际的大权在幕府将军手中,可以把幕府将军看作是扶桑国最大的军阀,但是他也无力完全掌控地方上众多的割据势力,扶桑人把这些地方军阀称为大名,这些大名彼此之间征伐不断,苦的却是底层的武士,按照扶桑国的规矩,凡是打了败仗的武士必须得切腹自尽谢罪,可是扶桑国几乎每天都会发生小规模的战斗,许多武士在战败后不愿意切腹,只得开始流亡,成为浪人,其中有一部分流亡到鲸山国,发现这里日子挺好混的,于是便又将亲友叫来,日子久了,岛上的扶桑人就越来越多了。”
陆风竹道:“这么说起来,鲸山国扶桑人的势力很大咯?”
蒋一舟点了点头:“确实如你所说,扶桑人在这里势力很大,出了王城向东走十里就是浪人营,那里连营结寨五十余里,是扶桑人聚集的地方,对了,有点要提醒你们,轻易别去那里,只要待在王城中安全还是有保证的。扶桑人觊觎鲸山国已久,一直在谋划吞并,这回朝廷派钦差来册封国主引起了他们的强烈不满,一定会有所行动,你们千万要小心。”
陆风竹道:“刚才我们和扶桑人起冲突时一群穿着铠甲的骑士出现,几句话就把扶桑人打发走了,他们是什么人?大祭司又是谁?”
蒋一舟道:“鲸山国与我们中原最大的不同就是这里不单有国主掌握王权,还有大祭司掌握神权,而且神权高于王权,可以这么说鲸山国的最高统治者并不是国主,而是大祭司。你们今天看到的骑士就是大祭司的手下,他们平时在王城巡逻,负责保障安全。”
苏岸舟问:“大祭司?他们信什么教?”
“青...龙...神!”蒋一舟一字一顿说出这三个字,“你们进城时应该看到王城中央那座高台了吧,上面立着一根柱子,上面刻着盘旋在一起的两条青龙,那就是代表青龙神的图腾,你们肯定想不到那根柱子乃是用纯金打造而成的。”
“什么!”三人一齐发出惊呼。
蒋一舟继续:“大祭司自称是青龙神的后代,其实这个职位是被一个家族的人垄断的,这家人姓陈,他们会从每一代中选一个人做大祭司,这个人一旦成为大祭司他就由人变成了神,要抛弃世俗的**,终身奉献给青龙神,受到万民的膜拜。”
苏岸舟问:“这么说起来鲸山国的民众都很信大祭司咯?”
蒋一舟道:“是的,至少表面上看民众都十分虔诚。大祭司负责祭祀青龙神,让它保佑出海的渔民能够平安。大祭司还负责布医施药,民众得了病可以去神庙当中医治。”
苏岸舟笑道:“看来巫医不分,古今中外都是如此。”
“嘘,”蒋一舟赶忙打断他,“苏老板,在鲸山岛上说这个“巫”字是犯大忌讳的,你以后别说,要是被岛上的人听见去举发你可不得了。”
苏岸舟道:“看来这鬼地方忌讳还真不少呢。”
顾庭月道:“蒋大哥,你说大祭司是鲸山国的最高统治者,可我从没见过有人靠着搞神神怪怪的东西能够掌握大权的。”
蒋一舟道:“你说的没错,所谓: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祭祀只是装点门面,欺骗愚民罢了,大祭司能够统治鲸山国的根本在于他手下有一只三万人的,且装备精良的骑士军团。”
陆风竹有些吃惊:“养这样一支规模的军队耗费很大,钱从哪里来呢?”
蒋一舟道:“鲸山国的金矿和铜矿都被大祭司控制,还有过往的商船也要交不少过路费,再有就是对底层百姓的盘剥,这里百姓的税负很重。”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