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在晋阳城待了一晚,第二天一大早,刘烨便带着徐庶、徐达两人乘上龙裔,朝着雁门关方向疾驰而去。
因为坐骑方面的差异,尽管刘烨在晋阳城耽搁了一天,但还是追上了典韦、许褚一行。
将众人一同接上,不到半个时辰,便抵达了雁门关。
当晚,刘烨便在郡守府设下盛大的庆功宴。
一来是为了庆祝此次顺利平定邪祟之乱,以及朝廷下达的封赏。
二也是为了向众人正式介绍一下新加入的几位成员。
宴会之上,气氛热烈。
刘烨居于主位,麾下众将分列左右。
除了高顺,高宠以及黄忠三人需要坐镇镇北城,暂时脱不开身,其余人等尽皆到齐。
见菜已备齐,刘烨这才举杯道:“来,诸位随本王一同敬新加入的三位俊杰!
徐庶徐元直,胸藏韬略,腹有良谋;
徐达徐天德,善战无前,用兵如神;
赵云赵子龙,忠勇无双,胆识过人!
本王能得三位之助,实乃本王之幸!
诸位还请满饮此杯!”
说完,便仰头一饮而尽。
“敬元直先生!敬天德将军!敬子龙将军!”
众将亦是纷纷举杯向徐庶、徐达、赵云三人致意。
三人连忙起身回礼,感受到这股浓烈的豪迈之气,心中亦是激荡不已。
酒过三巡,席间气氛愈加热烈。
刘烨见状便挥手让一旁的侍从退下,开启了这场宴会的正题,也就是对接下来的规划。
“诸位,如今邪祟之祸已平,寒末之月也已经过去。”刘烨声音沉稳,将众人的注意力吸引过来。
“所以接下来的首要之事,便是正式向镇北城迁移民众。
镇北城乃是我埋在蛮族疆域的一颗钉子,亦是未来攻打蛮族王庭的桥头堡。
故而必须尽快充实人口,从而扩展其辐射范围!”
众将闻言纷纷点头,对此并无异议。
镇北城的战略地位和未来潜力,他们也是心知肚明。
“善长,元直,迁移百姓之事,便交给你二人统筹安排,务必在一个月内,将镇北城人口扩充到十万人!”
刘烨看向一旁的李善长和徐庶。
“是!”李善长与徐庶齐齐起身,两人异口同声地回答。
“嗯,坐下吧。”
刘烨伸手往下压了压,示意不必拘谨,随即继续开口。
“其次,便是扩军!”
“经此一役,可以看出我军兵力在应对大规模、多线战事方面仍有不足。
所以,本王决定扩军二十万,以备不时之需!”
此言一出,下方众将眼中皆露出兴奋之色。
毕竟为将者,谁不希望自己麾下兵强马壮。
特别是新加入的徐达赵云两人,眼睛都开始放光。
然而,坐在文官首席的李善长却是微微蹙眉。
没办法,他身为刘烨的大管家,不得不考虑一下现实问题。
于是便起身拱手道:“主公,扩军的确是强军之本,只是……有两件事还需主公斟酌。”
“善长请说。”
刘烨示意李善长畅所欲言。
“其一便是兵源。”
“我雁门郡地处边关,再加上近年来战事不断,纵有先前招收的黄巾流民,现存人口也不过百万。
恐不足以支撑招募二十万青壮。
若是强行征募,只怕会伤及农桑根本,致使民生凋敝。”
李善长说完便直勾勾地看着刘烨,似乎是想让刘烨收回成命。
然而刘烨却是微微一笑:“善长所虑之事,本王也知晓,故而此次扩军并不在雁门郡内招募。”
“不在雁门郡?难道主公想在整个并州境内征集青壮?”
李善长眉头皱得更深了。
虽说并州是刘烨的封地,想怎么弄都行。
但如此一来,动静就闹得太大了,怕是会引起朝廷方面的忌惮。
毕竟你一个亲王,招那么多兵干嘛?
是不是准备造反?
“非也,关于兵源之事,本王自有安排,反正不会影响善长你制定的九字方针便是,善长还是接着说第二件事吧。”刘烨故意卖了个关子。
主要他也不好直接说轮回塔中还有数百万真灵等着转生。
经过这么长时间的蕴养,最早一批来自黄巾军的那些白色品质真灵,已经蕴养的差不多了。
数量虽然不多,但二十万肯定有。
他准备到了镇北城后,再陆陆续续将这些人放出来,免得引起太大的骚乱。
毕竟群体复生已经足够匪夷所思,要是一下子多出二十万人,那就太过惊世骇俗了些。
“既如此,善长便不再多言了。”
尽管不清楚刘烨到底有何手段能搞到20万兵源,不过对于自家主公的神奇之处,李善长还是颇为了解的。
既然刘烨说不用他操心,那他也乐得如此。
“至于这第二件事,便是粮饷。”
“原先的五十万大军,每日消耗的粮食便已经是天文数字,全靠甄家在外收购才勉强供应。
若是再加二十万大军,只怕以甄家的财力,也难以支撑起如此海量的消耗。”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