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信领着秦子玉一行人来到刚刚布置好的营地,正准备转身离去时,突然听到一阵马蹄声响。他定睛一看,只见李左车策马疾驰而来。
距离众人还有十米左右,李左车便飞身下马,如飞燕一般轻盈地滑步到了韩信面前。他甚至来不及向韩信行礼,便气喘吁吁地快速说道:“禀报将军,赵军统帅颜良已经率领大军离开了壶关,根据他们的行军路线来推算,其目的地极有可能是大王庄。”
韩信闻听此言,心中不禁一喜,他立刻高声下令道:“传令给薛仁贵,让他可以收网了!”
一旁的关羽听到有一场大战即将爆发,连忙对韩信说道:“王爷,那颜良向来小心谨慎,这次却如此明显地露出如此大的破绽,我担心其中有诈啊!”
韩信微微一笑,解释道:“这可是一场大兵团作战,颜良此番是以身作饵,引诱我军上钩。而我们明军也只能将计就计,顺势而为了。”
关羽听了韩信的解释,略作思考后,觉得有些道理。这时,秦子玉插话道:“青龙王,您与颜良对峙了这么久,想必对他已经非常了解。依我之见,不如让关将军隐匿在薛仁贵的大军之中,说不定能够出其不意,给颜良一个措手不及。”
韩信稍作思考后,缓缓说道:“既然主公如此提议,那我也表示赞同。不过,我认为军队的规模不宜过大,最好控制在一千人以内,以免引起赵军的警觉。”
关羽闻言,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抹自信的笑容,说道:“我只需带领五百人即可,而且不必打出旗号,这样更能出其不意。”
韩信对关羽的想法表示赞赏,点头道:“如此甚好!”他随即批准了关羽的出击计划,并安排一名向导带领关羽前往大王庄前线,与薛仁贵会合。
一个小时后,关羽顺利抵达大王庄前线,编入了薛仁贵的队伍。按照计划,关羽率领五百士兵驻守在距离大王庄三百米的小山坡上,严阵以待。
二十分钟后,颜良率领着一万大军如汹涌的潮水般涌入大王庄,与薛仁贵麾下的辛弃疾所部展开了激烈的战斗。喊杀声、兵器碰撞声响彻整个战场,一时间,大王庄内硝烟弥漫,火光冲天。
大约三十分钟后,战场上的局势发生了变化。颜良突然率领三百名精锐骑兵从大王庄中杀出,如离弦之箭般迅速朝小山坡逼近。
关羽藏身于草丛之中,目光如炬,紧紧盯着越来越近的颜良。当他看到颜良距离小山坡已不足百米时,他猛然起身,大喝一声,如猛虎下山一般俯冲而下。
与此同时,关羽手中的青龙偃月刀早已积蓄满力量,他高举大刀,以雷霆万钧之势朝着颜良狠狠地劈下。
颜良在生死攸关之际,凭借着多年积累的实战经验,迅速做出反应,顺势滚落马背,以一种惊险万分的方式避开了关羽的致命一击。
然而,关羽的第二刀紧随其后,如同闪电般疾驰而至。此时的颜良已经避无可避,他只能咬紧牙关,举起手中的长刀,全力招架这来势汹汹的一击。
就在颜良以为自己能够抵挡住关羽的攻击时,关羽突然变招,顺势一撩刀,这一变招完全出乎了颜良的意料。颜良的判断出现失误,青龙偃月刀如同一道闪电,巧妙地避开了颜良的拦截,紧贴着他的肩膀平平削过。
刹那间,鲜血四溅,一颗人头如断了线的风筝一般,直直地飞向空中。
令人震惊的是,这位拥有半步帝境实力的颜良,竟然在短短三刀之内,就被关羽斩杀于马下!
关羽的动作并未停止,他的脚尖轻点马镫,借着这股力量,如飞鸟一般腾空而起。在空中,他身手敏捷地一把捞住了颜良的首级,动作行云流水,一气呵成。
看到这一幕,那三百名颜氏士兵们顿时如遭雷击,悲痛欲绝。他们怒发冲冠,奋不顾身地冲向关羽,誓言要为颜良报仇雪恨。
面对这群疯狂扑来的士兵,关羽的五百校刀手们训练有素,迅速上前拦截。双方瞬间陷入了一场激烈的混战,喊杀声、兵器撞击声响彻云霄。
关羽在乱军之中如入无人之境,他轻松地回到马背上,将颜良的首级挂在马脖子上,然后催动胯下战马,如同一阵狂风般疾驰而去。
赵军的护旗手们见状,大惊失色,他们急忙改变阵型,想要拦住关羽的去路。然而,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如同一条咆哮的巨龙,猛然向前一挥,直接撕开了一条血路,硬生生地在赵军的阵中杀出了一条通道。
关羽双眼圆睁,怒发冲冠,他双手紧握着青龙偃月刀,将全身的力量都汇聚在这一击之上。随着他的怒吼,青龙偃月刀如同一道闪电般劈出,带着无与伦比的气势和力量。
只听“咔嚓”一声脆响,赵军的帅旗在这惊天动地的一击之下应声而断,旗杆断裂的声音在战场上回荡,仿佛是赵军士气崩溃的丧钟。
在附近集结待命的赵军大将鞠义,远远地看到了这一幕,他立刻明白了关羽这一击的意义——这是进攻的信号!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