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然注意到了她神情恍惚,眉心微蹙,便停下话头,关切地望着她:“你跟敬年这感情,真是让人羡慕。”
她的声音林和,带着长辈特有的慈爱,“两人这么多年,依旧恩爱如初,互相体谅,从不红脸。
要是人人都像你们这样就好了。”
说着,她站起身,理了理衣角:“我去厨房看看饭做好了没,菜香都飘出来了。”
动作自然,语气轻松,仿佛刚才的谈话从未中断。
林蔓也跟着站起来,伸手要去帮忙:“我来帮您,总不能让您一个人忙活。”
她不想让陶然太辛苦,尤其是这么大的宴席,肯定有不少事情要操持。
“有阿姨在呢,你坐着歇会儿。”
陶然笑着拦她,轻轻按了按她的肩膀,“年轻人多聊聊,别光顾着干活。”
她眼神柔和,满是长辈的疼惜。
忽然,她像是想起了什么,眉头微微一动,转头看向客厅角落的孩子们:“陆爻说你带了四个孩子,可我刚才一数,咋多了俩?”
她疑惑地挠了挠头,“是不是我记错了?”
林蔓见状,便将杨皎和肃宁的事简单说了说。
她语气平静,却在提到两人身世时多了几分怜惜。
“他们原本是孤儿,后来被人收养,结果遭遇变故,流落街头。
我偶然遇见,看他们可怜,就带回来了。”
陶然听完直叹气,一只手抚上胸口,眼里泛起湿意:“这两个孩子,真是命苦。”
她摇了摇头,语气沉重,“年纪轻轻就经历了这么多,以后的路还不知道怎么走。”
转头又想到自家妹妹陶静,神情顿时黯淡下来,语气也低落了许多:“我爸妈当年也是看她可怜才收养的,把她当亲生女儿一样养大,供她读书,给她最好的生活。
谁能想到,几十年过去,反倒成了仇人。”
她声音微颤,像是压抑着某种深埋心底的痛,“亲情一旦破碎,比陌生人还冷。”
话没说完,林蔓已经明白她的意思了。
她微微一笑,笑意林婉而坚定:“我懂。我收留她们是出于同情,也是因为心里实在不忍心看她们流落街头。将来要是真处不好,或是发生了什么矛盾,我也问心无愧,不会后悔当初做的这个决定。”
陶然望着林蔓。
眼前这姑娘看起来文文弱弱的,穿着一件素净的棉布长裙,头发简单地扎成一个低马尾,眉眼间透着几分清秀与沉静。
可就是这样一个看似柔弱的女孩,却能从一个小村子一步步走到今天,经历风霜、独自撑起一片天,绝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
她自认自己没这份本事,想通之后爽朗一笑,眼角泛起细微的纹路:“是我多虑了。你说得对,帮人是善心,不求回报。只要问心无愧就好。”
“您是为我好,我都明白。”
林蔓轻声说道,语气真诚而不带一丝敷衍,“您替我操心这些事,我心里真的很感激。”
两人一边说话一边往厨房走,脚步轻快,笑声不断。
阳光透过窗棂洒在地板上,映出斑驳的光影,厨房里锅碗瓢盆的声音也仿佛有了节奏。
陶然抬头看了眼外面站着的孩子们,几个孩子正蹲在院子里堆沙子,互相抢着小铲子,闹作一团。
她看着孩子们的背影,叹了口气:“也不知道陆爻啥时候才能成家,让我早点抱上孙子孙女。”
刚才去接人的时候,楚静瑶也跟着去了。
不过她没来陆家,路过商场时就说要去逛逛,自己溜了。
陶姨那样子,应该还不清楚陆爻和楚静瑶的事。
她提起陆爻时眼神里满是期待,显然还不知道儿子心里早已有了人。
既然他们俩没打算让大人知道,肯定有自己的考虑——也许是怕长辈担心,也许是感情还没稳定,又或许另有隐情。
林蔓也就没主动提这茬,只是默默记在心里。
中午时候,陆顷军也回来了。
他一身笔挺的军绿色制服还未换下,肩章在阳光下一闪,整个人显得干练利落。
林蔓带来的孩子太多了,饭桌一摆,满满当当全是人,连过道都挤得只剩一条窄缝。
大圆桌被撑得几乎要裂开,碗碟叠了三层,汤锅热气腾腾地冒着白烟。
有小孩在,气氛热闹得很。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争着夹菜,有的还爬到椅子上够远处的肉丸,大人们也不责骂,只笑着劝他们小心别摔着。
大家也没聊什么严肃话题,东家长西家短地说着,谁家闺女嫁到了外地,谁家儿子考上了大学,谁家的狗昨夜追着猫跑了三条街……
琐碎日常中透着浓浓的烟火气息,笑声不断,屋檐下的风铃都被震得轻轻晃动。
吃完饭,林蔓和陶然坐在客厅里闲聊。
茶几上摆着一壶刚泡好的茉莉花茶,香气袅袅升腾。
两人说着村里这几年的变化,说着孩子们的性子,偶尔提到往事,也都带着几分怀念。
黎司泽照常被陆顷军叫走了。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