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古言 现言 幻言 仙侠 穿越 悬疑 科幻 都市 其他 书库 排行 完本 用户中心 作者专区
荔枝免费小说 > 古言 > 饭馆通大明:我靠预制菜发家致富 > 第62章 一念天地宽

原因也很简单,如果只是少量的压缩饼干,那么她确实可以推说是自己制作的。

然而,一旦拿出来的数量太多,情况就完全不一样了。

古代人只是见识少,不是傻。

这么异常的情况,肯定会被人发现,到时候她的安稳日子算是到头了。

作为一个在红旗底下,接受了20多年义务教育的三好少女。

夏沐是不介意,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帮助别人的。

但这种帮助的底线是,不影响到自己。

压下心中的愧疚想法,夏沐很快开始考虑其他办法。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大批量的进行粮食运输,最好的办法都是船运,也就是古代所说的漕运。

漕运在古代的优点可以说非常多,运载量大,速度不慢,最重要是损耗量很低。

明朝京杭大运河已经在使用,然而在战争期间,许多码头以及河段都遭到了毁坏。

一些残存下来的码头,也是残破不堪,靠着当地的商人自发进行维护和重建,这导致京杭大运河的运力十不存一。

在原本的历史线上,朱元璋是对山东进行过一定程度的赈灾的。

当时的赈灾粮,就是调拨了应天府和淮安府官仓,通过京杭大运河进行运输的。

只可惜,这两个地方的存粮本身就不多。

加上河道堵塞,根本没能运过去多少粮食。

夏沐指尖在桌面轻轻点着:

“运输粮食损耗大,或许可以试试漕运。”

朱标闻言一怔,随即苦笑摇头:

“夏店家有所不知,漕运虽好可历经多年战乱,运河沿线的闸口坏了十之七八,许多河段淤塞得连小船都难通。”

“如今的运力已经大不如前,一些稍大的漕船都无法通航,运力实在有限。”

他说着抬手揉了揉眉心,指节因用力而微微泛白,

“上个月试着调了批粮走水路,结果船行到徐州就搁浅了。”

“最后还是靠人力扛了三十里才换的陆路,损耗比直接走陆路还大。”

夏沐端起茶杯:

“上次不就说过了?有问题解决就是了。”

“漕运本就是南北命脉,此刻不修,难道要等灾荒蔓延到应天府才动手?”

朱标倒吸了一口凉气,眼中满是难以置信:

“夏店家的意思是,修缮河道?”

“夏店家可知这需耗费多少人力物力?”

“光是清理淤塞的河段,就得征调数万民夫,粮草、工具、工钱……桩桩件件都是天文数字。”

“朝廷如今国库本就空虚,哪有闲钱做这事?”

他说着重重叹了口气。

夏沐语气平静却带着几分笃定:

“未必非要朝廷全权承担。”

如果是其他人,此刻朱标肯定已经要说对方一派胡言。

然而,说这话的是夏沐,立刻让她打起了十二分精神

“夏店家有何高见?”

“官府引导为主,让当地的大商贾们出钱出力。”

朱标连连摇头:

“这怎么可能?”

“商人逐利,修缮河道如此大的工程必定耗费大量钱财,这些商人肯定不愿意!”

夏沐指尖蘸上茶水,在桌面开始写写画画。

“想要把所有的地方全都清理,当然复杂,而且耗资巨大。”

“但如果把整条河段分成无数个小段,那么每一段的工程量就会变得相对较小。”

“商贾的船队常年走南闯北,熟悉河道深浅,也知道哪些地方需要清理,哪些不需要。”

“不同区域的商贾修缮临近的河道,朝廷只需派官吏监督便可。”

朱标眉头却皱得更紧了:

“商贾们唯利是图,若无重利,怎会轻易出手?”

“去年淮安府想修个新码头,让当地粮商出钱,结果磨了三个月,才凑够五成银子,最后还是朝廷补了窟窿才勉强完工。”

他说着敲了敲桌面,声音里带着几分无奈,

“那些人精得很,没好处的事,他们是绝不会沾的。”

夏沐忽然笑了,眼角的弧度像极了檐角的月牙:

“既然商人逐利,那便以利诱之。”

朱标眼中闪过一丝疑惑:

“以利诱之?朝廷如今可拿不出银子。”

“未必非要现银。”

夏沐向前倾了倾身子,声音压得低了些,

“河道堵塞影响的,可不仅仅只是朝廷!”

“没有便利的漕运,其实也严重影响了某些商贾的运输,其中就以粮商为最!”

“当地的衙门应该很清楚,具体影响的到底是哪些人。”

“漕运一天无法通畅,他们的利益就会一直受损。”

“当地的官员可以把这群人聚集起来,说清楚其中的利弊和得失。”

“另外,朝廷也可以许诺,凡是参与疏通河道的商贾,可以根据功劳大小,直接免除相应的漕运费用。”

朱标瞳孔猛地一缩,手指下意识地攥紧了腰间的玉带。

这法子看似简单,却像一把钥匙,瞬间打开了他脑中的思路。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

目录
设置
设置
阅读主题
字体风格
雅黑 宋体 楷书 卡通
字体风格
适中 偏大 超大
保存设置
恢复默认
手机
手机阅读
扫码获取链接,使用浏览器打开
书架同步,随时随地,手机阅读
收藏
换源
听书
听书
发声
男声 女生 逍遥 软萌
语速
适中 超快
音量
适中
开始播放
推荐
反馈
章节报错
当前章节
报错内容
提交
加入收藏 <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章 > 错误举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