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生们,现在老师正式的带领着一起进入童话故事《皇帝的新装》,老师这里有6个词语的解释需要你们记一下:这些词语分别是‘不可救药’‘称职’‘急迫’‘滑稽’‘骇人听闻’和‘随声附和’。”
“‘不可救药’这个词语的意思就是病重到已无法救治,比喻人或事物坏到无法挽救的地步;‘称职’呢,就是指能够胜任所担任的职务,像文中说的,要是能看出那布的美丽,就是称职的大臣啦;”
“‘急迫’就是形容心情十分迫切,急着去做某件事,比如皇帝急迫地想穿上新衣服;‘滑稽’是形容言语、动作引人发笑,文中皇帝光着身子游行的样子就很滑稽;‘骇人听闻’意思是使人听了非常吃惊、害怕,多指社会上发生的坏事,这里骗子编造的谎言也算是骇人听闻了;‘随声附和’就是自己没有主见,别人怎么说,就跟着怎么说,文中那些大臣们看到皇帝假装称赞布美,也跟着随声附和。”
语文课老师耐心地讲解着每一个词语的意思。同学们都认真地听着,有的还拿起笔在课本上做着笔记。权三金一边听,一边在心里默默理解着这些词语,想着如何把它们运用到对课文的理解中去。等语文课老师讲解完词语,又接着说道:
“现在,我们结合这些词语,再深入去理解一下课文中人物的语言和行为,看看能不能有新的发现。”
班上的学生们再次投入到对课文的研读中,教室里安静极了,只听见翻书和写字的声音。权三金仔细地品味着每一个词语在文中的运用,他发现,这些词语就像一把把钥匙,能打开对人物形象和故事内涵更深入理解的大门。
过了一会儿,语文课老师让学生们在各自的小组讨论,说说自己对课文中人物形象和童话意义的新的认识。权三金和小组里的同学热烈地讨论起来,大家你一言我一语,从不同的角度分析着人物,探讨着童话所蕴含的深刻道理。在讨论中,权三金对这篇童话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他觉得,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讽刺故事,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中的弱点和社会中的弊病。
语文课老师觉得讨论的差不多的时候,就拍了拍教学电脑旁边的桌子,对还在讨论的学生们说道
“学生们,请语文课代表用自己的话语来划分一下这篇童话故事的层次。”
语文课代表听到老师的指令后,站起身来,清了清嗓子,开始认真地划分层次:
“这篇《皇帝的新装》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从开头到‘大家都说这布料美丽极了’,这一部分主要写了骗子如何用虚假的布料设下骗局,以及皇帝和大臣们被骗的经过;第二个层次是从‘皇帝带着一群高贵的骑士们亲自来了’到‘他似乎觉得老百姓们所讲的话是真的’,这一部分描绘了皇帝穿上‘新衣’举行游行大典的荒诞场景;第三个层次就是剩下的部分,写了小孩子道出真相后,皇帝内心的惶恐和装作镇定的可笑模样。”
听完语文课代表的划分,语文课老师微笑着点了点头,说道:
“课代表划分得很准确,大家对这篇童话故事的层次是不是更清晰了?那接下来,我们就每个层次再深入探讨一下其中蕴含的深意;那这篇童话故事是从哪几个方面描写皇帝爱新装的?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什么?哪位学生自愿来说说自己的想法?”
权三金思考了片刻,便高高地举起了手,语文课老师见状,笑着示意他站起来回答。权三金站直身子,有条理地说道:
“这篇童话故事从皇帝为了穿新衣服不惜倾尽所有钱财、每天换好多套新衣服、亲自来看布料制作进度这几个方面描写了皇帝爱新装。写皇帝爱新装的目的是为了通过皇帝这种极度爱慕虚荣、昏庸无能的表现,讽刺当时社会上那些爱慕虚荣、自欺欺人的人,同时也揭示了封建统治阶级的愚蠢和虚伪。”
语文课老师听完权三金的回答,脸上露出了赞许的神情,说道:
“权三金同学回答得非常精彩,分析得很透彻。其他同学还有没有不同的见解或者补充呢?”
这时,又有几位同学陆续举起了手,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有的同学从大臣们的角度进行分析,说大臣们为了保住自己的官职,不敢说出真相,是助纣为虐;有的同学则从小孩子的角度出发,认为小孩子天真无邪,敢于说出真相,代表了纯真和勇敢。
语文课老师认真地听着每一位同学的发言,不时点头表示肯定,等大家都发表完自己的看法后,语文课老师总结道:
“各位学生说得都很好,从不同的角度对这篇童话故事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皇帝的新装》这篇童话通过一个荒诞的故事,深刻地揭露了人性的弱点和社会中的问题,希望大家在今后的生活中,能够保持真诚和勇敢,不要像故事中的皇帝和大臣们那样自欺欺人。”
“学生们,写皇帝爱穿着的癖好,突出他的昏庸无能、荒唐可笑、也写出皇帝上当受骗的缘由,为下文骗子愚弄皇帝作了有力的伏笔。现在请在座的学生们在文中找一找骗子引诱皇帝上钩的话是哪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