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何部长所说出来的地名,李安的眼睛立马一亮,关于幸福村这三个字,他上辈子不知道听了多少次。
让他没想到的是,现在已经1984年,幸福村的棚室蔬菜种植,竟然还没有成功。
上辈子他从收音机里,听到幸福村这三个字,已经是到了1988年到90年代的时候,因为那个时候的幸福村,被人们称之为蔬菜村。
上级领导为了推动蔬菜的种植,将整个幸福村树立成了典型,在省内的各个电台频道上面,不断的进行播放和推广。
他们是从1980年,就开始尝试着用棚室种植蔬菜,好像是在1986年取得了成功,从此名声大噪,有了蔬菜村的称号。
李安一直以为他们早就在1986年之前就取得了成功,最后才在88年和90年代,被省里的领导们重视,开始为他们树立典型。
没想到这个时候,他们还处在摸索当中,而且已经失败了很多次,这让李安的心中更加的火热。
“何部长,你在幸福村那边还能说得上话吗?”
“呃,以前我说话的分量还是挺重的,但是这两三年,都没有为乡亲们带来更多的收入,还让他们赔了一点,所以,你懂得。”
听到李安的问话,何部长也是有点尴尬。
“放心吧,何部长,就按照我刚刚所说的合作方式,不拿村民们的一针一线,保障他们每个月的收入,只要让村民们看到他们的口袋里能有收入,你的威信就会慢慢的回来。”
“明天我们先去市里边注册一家农业公司,然后你找个时间,跟我一块去幸福村那边谈合作。”
“我不但会给幸福村,带去一些种植的经验,同样也会为他们带去资金,中间只需你出面牵线搭桥就行。”
“具体如何去谈合作,你可以提前通知幸福村何家湾你的族人们,好让他们先在私底下商量好,这样子,等我们过去的时候,才能以最快的速度谈下来。”
“行,李安同志,就按照你说的来办。”
“今天晚上,参谋长他们就回来了,我们凑在一起吃一顿饭,然后明天我会跟着你一块,去将农业公司的手续办下来。”
当天晚上,李安跟武装部其他领导们吃了一顿晚饭,期间的气氛还算融洽,好歹李安也是省军分区下来的人。
一般底下的武装部,都不会去轻易得罪从省军分区下来的任何一个人,哪怕他的职位比自己低很多。
第二天一大早,李安就跟着何部长,两个人前往牡丹江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提交企业名称预先核准申请。
做完这一步之后,就直接跟着何部长,来到了幸福村何家湾。
幸福村就是之前的幸福大队,整个幸福大队底下拥有六个村子,何家湾就是其中的一个。
何家湾总共有60多户人家,全部都姓何,刚开始何部长是要带领着整个幸福村的人,一起尝试着种植棚室蔬菜。
经过几年的尝试,虽然赔不了多少钱,却将幸福村其他村子的村民们,弄得一点信心都没有。
现如今,何部长也仅仅只能在何家湾说话有点分量,其他村子的人,已经没有刚开始对何部长的那种敬重。
何部长提前打了电话,他们两个人来到何家湾的时候,每一户的主事人,都已经在等着他们的到来。
经过一番寒暄之后,李安知道整个何家湾,家里能说得上话的人都在现场,他也就没有任何的拖泥带水。
“同志们!我是省军分区后勤部采购科的职工,专门负责蔬菜的采购,这一次来到何家湾,我是带着军分区的任务。”
“同样,我个人也是带着资金和种植经验,过来跟同志们一起合作。”
“我的父亲虽然已经不在了,但是他也是一名解放军战士,我们军队的传统,就是不拿群众的一针一线,尽最大的能力帮助群众们过上好生活。”
“所以这一次,我个人带了块钱,在市里边注册了一家农业公司,在何部长的介绍之下,来到了何家湾。”
“我们之间的合作很简单,村民们只需拿出你们的土地,用来种植蔬菜,其他的所有投资以及技术方面,都由农业公司来负责。”
紧跟着,李安就将昨天跟何部长所说的合作方式,一点一点的告诉在场的所有村民们。
“同志们!只要土地里面能够种出蔬菜来,你们无需担心销路的问题,省军分区后勤部采购科会全部吃下。”
“哪怕地里的蔬菜收成,达不到想要的数量和效果,每一家每一个月都会有固定的工资收入。”
“这一些工资,由农业公司来给所有村民们发放,如果哪天农业公司撑不下去了,倒闭解散了,也不会损害群众们的半分利益。”
“所有的土地,会全部归还给各家各户,所有的损失,都由农业公司自行承担。”
“如果大家同意这个合作方式,到时候可以推荐村里的一个财务进驻公司里面工作,监督公司的财务来往。”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