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沙箱里的谎言:92.3%的置信度陷阱
审计机房的中央空调嗡嗡运转,冷风裹着服务器散热的焦味,在密闭空间里织成一张紧绷的网。林砚之站在沙箱操作区外,看着玻璃另一侧的老周指尖在键盘上翻飞——距离算法部署完成已过去三小时,第一组测试数据终于要见分晓。
老周的白大褂袖口沾着咖啡渍,那是他凌晨三点调试系统时蹭上的。他深吸一口气,将鼠标移到“执行诊断”按钮上,声音透过对讲机传到外面:“砚之,准备好记录,输入的是患者A的 anonymized 影像,病灶边缘像素微调了15%,理论上算法该重新识别特征。”
林砚之点头,小陈捧着笔记本电脑,指尖悬在键盘上。机房里的时钟秒针刚跳过“12”,屏幕上的进度条瞬间拉满,一行黑色宋体字跳了出来:【诊断结果:肺良性结节,建议3个月后随访。置信度:92.3%】
“怎么会……”小陈的声音发颤,她飞快调出档案袋里的原始病历——三年前,患者A正是凭着这份“良性结节”的诊断报告延误了治疗,直到半年后咳血复查,才确诊为肺腺癌晚期。更诡异的是,原始诊断的置信度,也是分毫不差的92.3%。
玻璃内的老周猛地攥紧鼠标,指节泛白。他反复点击“查看决策路径”,代码流在屏幕上滚动,突然停在一行亮黄色的指令上。老周的椅子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他指着屏幕冲对讲机吼:“不是重新计算!这算法在调用历史库!你看这个路径——/backup/_diagnose.db,这是患者就诊当月的备份数据库!”
操作区外的赵伟脸色瞬间从苍白变成铁青,他下意识后退半步,撞到身后的服务器机柜,发出“哐当”一声。“不可能,”他声音发紧,伸手想去抢老周的操作权限,“肯定是系统缓存没清空,我昨天才做的系统重置……”
“重置?”林砚之推开玻璃门走进来,手里捏着一份打印好的后台日志,纸页边缘被她捏得发皱。她将日志拍在操作台上,指尖点在其中一行:“凌晨两点十七分,有外部IP地址访问过备份数据库,还修改了调用权限。赵总监,这个IP段,属于你们技术部的备用服务器吧?”
日志上的IP地址用红笔圈着,后面跟着访问记录:“操作人:admin_zw”——正是赵伟的管理员账号。赵伟的喉结滚动了一下,眼神躲闪着看向机房角落的监控摄像头,声音低得像蚊子叫:“是……是我不小心点错了,不是故意的。”
“不小心?”老周冷笑一声,调出沙箱系统的内存快照,“我们在系统里埋了个‘探针’,专门监测数据调用来源。你看,从审计开始到现在,算法一共拒绝了127次实时特征提取请求,每次都自动跳转去匹配历史数据库。这叫不小心?”
林砚之走到赵伟面前,目光落在他口袋里露出的半截U盘上——那是昨天他插入沙箱系统的加密U盘,当时他说里面存的是“算法配置文件”。“赵总监,”她的声音很轻,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压力,“把U盘交出来吧。如果里面真的只是配置文件,我们现在就能核实。”
赵伟的手死死按住口袋,额角的冷汗顺着脸颊往下淌。机房里的空气仿佛凝固了,只有服务器的嗡嗡声在耳边回荡。过了半分钟,他才慢慢掏出U盘,手指还在微微发抖:“这里面……确实是配置文件,只是加了密,我现在就能解密。”
老周接过U盘插入电脑,解密程序运行了十分钟,弹出的文件夹里却只有一堆乱码文件。“别装了,”老周关掉窗口,“这种加密方式是‘单向哈希’,根本解不开。你就是故意用乱码文件拖延时间,好让我们误以为算法在正常运行。”
林砚之拿出手机,拨通了法院技术鉴定科的电话:“张科长,麻烦派两个人来智愈科技的审计机房,我们需要封存他们的备用服务器和所有存储设备,这里有证据显示他们蓄意规避审计。”
挂掉电话,她看向脸色灰败的赵伟:“审计不是走过场,更不是你们用来应付监管的游戏。那三位误诊患者里,有一位才32岁,她本来有80%的治愈率,现在却只能靠化疗维持生命。你们为了‘技术保密’,连人命都能不管吗?”
赵伟的肩膀垮了下来,他蹲在地上,双手抱着头:“是陈总让我做的……他说如果审计通不过,公司就要失去三甲医院的采购订单,到时候几百号人都要失业。我也是没办法……”
机房外传来电梯到达的声音,林砚之知道,法院的人到了。她看着蹲在地上的赵伟,轻声说:“保护员工没错,但不能用欺骗的方式。你们欠患者一个道歉,更欠行业一个透明的交代。”
第二章 深夜对峙:陈明远的“商业逻辑”
晚上八点,黄浦市科技局的会议室还亮着灯。林砚之刚把法院封存设备的回执放进档案袋,手机就响了——是智愈科技CEO陈明远的助理打来的,说陈明远已经从纽约飞回上海,想立刻和她见面。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