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走最后一批客人,已经是晚上九点多。
苏浩泽跟赵明生站在“膳时记”的门口,望着一排排喜庆的花篮,相视而笑。
晚风拂过,带来一丝凉意,也送来了花篮中混合的鲜花香气。
店内灯火通明,员工们正在收拾桌椅。
碗碟碰撞的清脆声响、流水声和隐约的谈笑声交织在一起。
虽然每个人的脸上多少都带着一丝疲惫,却掩饰不住眼中的激动与兴奋。
几个年轻的服务员一边擦着桌子,一边兴奋地比划着白天客人称赞菜品的场景。
后厨的小学徒靠在门边,虽然累得眼皮打架,嘴角却挂着傻乎乎的笑容。
开业第一天就能有这样的好成绩,实在是令人高兴。
“经过中途有些许波折,但好在还是顺利开起来了。”苏浩泽轻声说着,语气里夹杂着一丝如释重负的喜悦。
他的目光扫过门口那对龚少华送来的、格外醒目的向日葵与马蹄莲花篮,心头暖意再次流淌。
赵明生用力地拍了拍他的肩膀,“这才只是刚刚开始,我有预感从明天开始,还有得忙。”
他边说边松了松领带,长长舒了口气,仿佛要把这一整天的紧张都吐出去。
就在这时,苏浩泽的手机响了起来,打电话过来的人是一家叫做《探索美食生活》的杂志社主编路景城。
“苏老板,恭喜开业!我刚看完《寻味之旅》,你们的表现实在是太精彩了。”路景城的声音透着一股子兴奋,“我们想做一个有关中医美食与生活的专题报道,不知道方不方便明天来拜访一下?”
苏浩泽迅速调整了一下呼吸,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更沉稳:“路主编您好,非常感谢您的关注和祝贺。专题报道的想法我们非常感兴趣,明天上午十点后您看方便吗?我们可以详细聊聊。”
这边电话还没来收到回复,那边赵明生的手机也跟着响了起来。
他看了一眼来电显示,对着苏浩泽做了一个口型:“美食协会。”
这个组织虽然是非官方组织,但是在天海市还是有一定的名气。
之前赵明生就有对他们发出邀请,可惜人家婉拒了。
现在又打来,估计是想要吃回头草。
赵明生深吸一口气,接起电话,脸上立刻换上职业化的热情笑容:“喂,您好!是美食协会的王秘书长吗?哎呀,您太客气了,感谢祝贺!”
两人对视了一眼,各自找了一个安静的角落开始聊。
五分钟后,好不容易通话结束,结果还没有来得及开口,手机又响了起来。
整个晚上,两人的手机就没有安静过。
苏浩泽这边刚挂断《探索美食生活》的路主编,又接起来自本地电视台《美食风向标》栏目组的电话。
赵明生那边刚和美食协会敲定下周的拜访时间,又得应对一家投资咨询公司拐弯抹角的探询。
媒体采访、行业协会、投资机构、餐饮同行,预约电话是一个接一个。
最让人意外的是,居然还有影视公司询问合作拍摄中医药膳题材网剧的事宜。
苏浩泽一打听才知道,还是老熟人李正龙导演给推荐的。
苏浩泽着对赵明生苦笑一声,“李导可真是……帮人帮到底啊。”
“看来想低调都不行了。”赵明生揉了揉发烫的耳朵,语气里却带着笑意。
他晃了晃手里还在微微发热的手机,“这热度,快赶上咱们灶台上的火了。”
这时一直负责运营监控网络数据的小张举着平板电脑冲了过来,“苏总、赵总,你们快来看!《寻味之旅》下集播出后的时段数据出来了,节目效果炸裂般的好啊。”
#膳时记下集#中医智慧#瞬间空降热搜前三。
评论区里更是一片沸腾。
“看完下集,我彻底服了!这预处理的工艺太讲究了,根本不是噱头,是科学!”
“原来节目里那么完美的味道是这么来的。失败了那么多次才成功,太不容易了。要换作是我,早就崩溃不干了。”
“今天去吃,卖相跟节目里一样,味道也是一顶一顶的棒!苏氏良心啊!”
“白天刚吃完,晚上就看到了节目,感觉吃下去的每一口都更有意义了,双厨狂喜!”
“求扩店!求开通外卖!外地孩子都要馋哭了。”
然而在这一片的好评中,却出了一个不和谐的声音。
一个名叫@美食打假达人的百万博主发布了一条视频,镜头对准了膳时记的店门口:“今天探访到这家最近在网上特别热闹的网红店,没想到一份药膳居然要一百九十八元的报价。更让人质疑的是药材来源不明好。所谓的独家工艺到底是不是独家,中药的预处理到底会不会流失原本的营养价值,这些博主我都深表怀疑。感觉很有可能只是营销的噱头,建议相关部门详查。”
视频迅速被转发,扩散发酵。
底下聚集了不少质疑的声音。
“一份普通的蒸鱼居然要一百九十八元一份,这么贵真的值吗?”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