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在媒体日上高调宣布要参加麦当劳全明星周的全部项目,一句“我不挑项目,只挑对手”迅速引爆全网。
就在所有人热议“他凭什么”时,一条标题迅速登上热搜:
>“全能挑战者秦明——他是在向詹姆斯宣战吗?”
原本只是少年狂言,但巧就巧在:
勒布朗·詹姆斯今年也入选了麦当劳全明星; 他此前从未参加过三分赛、技巧挑战和扣篮大赛,主打一场正赛; 而他也从未对秦明的横空出世公开回应过。
于是,媒体和网友开始疯狂联想:
>“詹姆斯不敢全报,是不是怕了?”
“秦明这一波是明示挑战啊,全场打穿你那种。”
ESPN直播中,主持人卡尔·霍普金斯爆言:
>“你可以说秦明太狂,但你不能说他胆子不大。他这不是参加比赛,他是在点名勒布朗:你不是最强?你来参加啊。”
---
詹姆斯一时间陷入尴尬
詹姆斯的训练画面在当天傍晚被媒体放出,记者围着他问:
>“秦明报名参加了所有项目,你会回应吗?你会全报吗?”
詹姆斯面色冷淡,只回了一句:
>“我不靠热度打球,我靠实力。”
但网友并不买账,留言一片:
>“那就参加呗,看谁的实力更硬。”
>“一山不容二虎?那就在扣篮大赛见真章。”
秦明宣布参加全部比赛后,全美舆论沸腾,麦当劳全明星官方社媒下,全是:
>“勒布朗,你参加不参加?”
“你是全美第一?那你怕什么?”
“还是说你怕三分线外不稳,被秦明压一头?”
---
詹姆斯训练营内部,气氛压抑
助手递来一份官方报名表,上面几个项目后还空着名字。
他低着头,左右摇了摇手腕。
“勒布朗,要不要也报个三分赛?”经纪人小声问,“媒体都在炒,说你不敢。”
詹姆斯面色不变,拿毛巾擦了擦脸,语气却透着一丝烦躁:
>“我不是来陪他们玩游戏的,我是来打正赛的。”
助手还想说什么,但看他沉下脸,只能闭嘴。
【但事实是——他真的没底气】
在场边,詹姆斯一人加练三分。
接连四球——只进了一球。
他叹了口气,把球丢回球架,眼神飘忽。
>“我有的是力量、速度、爆发力……但这种定点投篮……”
“要是比赛输了,这些媒体会把我笑成什么样?”
他心里清楚,秦明是那种一出手就全场安静的投手。
>“他那种人……是天生为聚光灯而生的。”
他想起了全国精英赛里,秦明最后的那记底角传球三分——全场炸裂,镜头定格。
而他呢?在那种球场上,永远喜欢用突破和空中对抗来盖过一切不安。
4月的这个时刻,篮球世界的焦点全部集中在了即将到来的麦当劳高中全明星赛上。尽管有很多才俊,但真正能吸引所有目光的,依然是秦明与勒布朗这两位未来的超级球星。如果命运让他们分在同一组,这场对决或许将成为他们在进入NBA前,最后一次的直接碰撞。
随着麦当劳全明星赛的临近,秦明已经做好了自己的战略布局。他心知肚明,接下来的每一场比赛,甚至每一场小小的竞技活动,都将决定他能否在这场选秀大会上脱颖而出。而这次,他已经决定要先下手为强,主动掌控舆论。
他并不想等到赛后被媒体采访时才发表意见,而是希望通过这次比赛,将自己推向更高的舞台,让外界看见他在全能性上的优势。他不只是在得分上强悍,传球、组织、篮板、防守,他的每一个环节都在磨砺中逐渐完美。秦明并非仅仅一个“得分机器”,他要证明的是,他能在任何情况下,都为球队提供关键的帮助,成为那种真正能够在任何位置、任何时刻决定比赛走向的全能球员。
而这一切,正是他打算借助的麦当劳全明星赛。媒体的眼光早已锁定了秦明和勒布朗这两位潜力十足的未来巨星。秦明巧妙地利用外界对他与勒布朗对比的期待,推波助澜,先发制人。在赛前,他通过自己的经纪人、团队,以及身边的各种人脉,开始有意识地将“秦明比勒布朗更全能”的声音传出去。
这不是一个简单的言辞游戏,而是要让整个篮球界,尤其是NBA的球探和媒体们,开始相信秦明的多面性比勒布朗更加出色。无论是在球场上的全面表现,还是在场外的自信与沟通能力,秦明都给人一种无可匹敌的感觉。他用行动证明,他不是简单的运动员,更是一个具备巨大商业潜力和影响力的未来球星。
勒布朗的反应,秦明也预料到了。这个从小就将“保持低调”作为人生哲学的家伙,绝对不会为了个人的名声和炫耀去争夺技巧赛或投篮大赛的冠军。他所要做的,就是在球场上用实际表现打击对手,证明自己才是那个最具天赋、最具领导力的球员。而对于秦明来说,这种“出其不意”的低调,是他突破的重要障碍。既然勒布朗不会在其他方面与他争斗,那么他就必须在比赛中通过其他方式,超越对方,迎接那份属于自己的关注与荣耀。
然而,在4月7日的NCAA总决赛上,所有人都被卡梅隆·安东尼的表现震撼了。这位大一新生带领着雪城大学打破了种种不可能,单核带队夺得了NCAA冠军,并且获得了最终的MOP(最杰出球员)奖。他的名字迅速传遍全国,成为了篮球界的新宠儿。虽然他的NBA选秀行情一度超过了秦明与勒布朗,但这份热度仅仅持续了两天。
因为很快,所有的目光又都集中到了秦明和勒布朗身上。这一次,并不是因为他们的表现,而是因为卡梅隆-安东尼的“单核带队”并没有得到相应的市场营销支持,尤其是雪城大学的团队形象并不够强大,没有媒体的推波助澜,这也使得安东尼的商业价值未能最大化。
反而,秦明与勒布朗的每一个动作,每一个决定,都在媒体的放大镜下展现得淋漓尽致。他们不仅仅是在赛场上竞争,更多的是在场外进行着一场潜移默化的战斗。秦明很清楚,虽然安东尼的表现极为出色,但他缺乏像秦明和勒布朗那样的背后支持。正是这个“缺陷”,让安东尼的光芒短暂如昙花一现,尽管他带领雪城夺冠的成就无可忽视。
此时,外界的视线再次回到了秦明和勒布朗这两位未来的超级巨星身上。在他们身上,不仅仅是篮球才华,更是对市场、对媒体的驾驭能力。他们知道,光有实力是不够的,如何在这片巨大的商业市场中脱颖而出,才是决定未来成败的关键。
接下来的麦当劳高中全明星赛,将成为这场“名利之战”的序章。
喜欢篮坛从保罗乔治开始请大家收藏:(064806)篮坛从保罗乔治开始荔枝免费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