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明走进校园,脚步沉稳,背着球包,神情平静。他穿过人群时,能感受到视线如潮水般涌来。原本熟悉的环境,在一夜之间仿佛变了模样。
“他来了,他来了,就是他!”
“快看报纸!昨晚ESPN的集锦你看了吗?那个Logo三分,太炸了!”
“巴克利直接当场晕倒……笑死我了,弹幕都疯了。”
秦明听得一清二楚,却没有回头。肩带勒在肩膀上,一如他习惯的重量。可心头的那份沉默,却不像往常那么轻。
学生们围绕着他三三两两地议论,不再是那种客气的远观,而是带着狂热、惊叹,甚至有点儿追星式的兴奋。篮球队的学弟学妹们偷偷跟在后面,小声讨论他的投篮手型与节奏,而校报记者团的两名学生则躲在拐角处对着他背影连续拍摄。
教学楼的公告栏上,昨晚就被贴满了临时打印的新闻封面和比赛剪报。
《挑战詹姆斯,打晕巴克利!——东方天才横空出世》
《38分震撼全美,秦明封神夜!》
《这不仅是篮球,这是文化碰撞!》
而在正中央,一张巨幅彩色封面格外醒目:
《体育画报封面人物·挑战者·秦明》
照片里他眼神锐利,嘴角带笑,背后是全场沸腾的背景,看起来不止像个高中生,更像是一位从战场归来的少年英雄。
“咔擦。”一声轻响,又有快门声响起。
秦明停下脚步,微微转头。是学生会宣传部的人,举着相机满脸忐忑:“我们……我们可以采访你吗?学校网站的首页准备改成你的专题页面。”
他摇了摇头,语气平稳:“下课再说吧。”
对方如蒙大赦,连连点头,退后两步,差点撞上一个拎着咖啡的老师。
“嘿,秦,”教英语的布鲁克斯老师推了推眼镜,“昨晚你打得太棒了,我儿子凌晨三点还在喊你的名字。”
“谢谢老师。”秦明礼貌应道,继续向教学楼走去。
但他自己知道,心里其实并不全是轻松的喜悦。
上午第一节是数学课,教室里座无虚席,连平时喜欢迟到的几个后排男生也早早到了。老师刚走进教室,手里还拎着一本《体育画报》,翻开第一页就说:“我知道你们今天谁都坐不住,不如我们先来谈谈‘抛物线’在Logo三分中的完美应用。”
全班顿时爆笑,几十双眼睛齐刷刷地望向坐在靠窗的秦明。
他忍不住低头笑了笑,无奈地扶了扶额角。
“你现在比方程式还火。”同桌小声调侃。
第二节课下课铃一响,走廊上人群再度汇聚。就连食堂打饭窗口的大妈都伸出头来:“秦明,今天多吃点啊,全国人民都看你了。”
篮球馆外,几个新闻记者在跟校长交涉,争取能进去拍摄训练画面。校长看起来有些为难,一边婉拒一边还保持着官方笑容。
“我们不能影响学生学习……但我们学校为有秦明这样的球员感到骄傲。”
午休时间,体育馆里空无一人。
秦明一个人站在球场中央,安静地投篮,一球、两球、三球——动作流畅标准,每一球都空心入网。
“秦。”一道低沉的声音在看台上响起。
篮球队主教练史密斯走了下来,手里夹着一张打印纸。
“这是今晚ESPN准备的专访提纲,他们想约你在周末做个10分钟的特写节目。”
秦明接过来,低头看了几眼,然后轻声问道:“我可以不去吗?”
史密斯一愣,随即点头:“当然可以。你不是商品。你是个球员,一个学生。”
秦明点点头,将纸折好放进口袋,抬头望着天花板上的灯光:“我只是想专注比赛。但现在,好像全世界都在看。”
“是的。”教练点头,“你把全世界的目光吸引过来了。但你也得学会,在这些目光下生活、比赛,而不是逃避。”
秦明沉默了一会儿,轻轻吐出一口气。
“我知道了。”
下午的最后一节课是历史。老师讲到美国南北战争时,还没说两句,前排一个男生突然冒出一句:“现在ESPN打的就是‘新南北战争’啊——南部的詹姆斯要被北部的秦明挑战啦!”
全班再度爆笑,连老师也忍不住笑着摇头:“好吧,我承认我昨晚也看了那场球。”
课后,校刊的学生记者再次找到秦明:“我们准备做一期特别专栏,叫《从东方来的人》,你介意吗?”
秦明想了想,笑着回答:“你们决定就好,我不会阻止。”
放学时分,天色微暗,校门口聚集着一大群等着签名的学生,还有几位不请自来的篮球青训营教练,以及一位正掏出名片、四处找人搭话的耐克地区代表。那人看到秦明,嘴角微微上扬,摘下墨镜,主动迎了上来,语气带着热络却不失分寸的自信:“秦明同学?你好。我是汤米·伍德,耐克弗吉尼亚南区的代表。”
秦明微微皱眉,停下脚步,点了点头,语气平静:“你好。”
“我昨天在现场。”汤米话锋不慢,语速清晰,“那一场比赛我从头看到尾。说真的,我跑过很多州,看过无数高中比赛,但你昨晚的表现,是我十年来最震撼的一次。”
秦明没说话,只是礼貌地点头。
“你可能还没意识到,你现在,已经不仅仅是橡树山的明星,更是——耐克想要认识的人。”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